第170章 旧照惊心,真相迷踪(第2页)

 书房里的空气突然静得能听见蟹粉包的热气散进茶盏的"嘶啦"声。

 李德昌的喉结动了动,手指无意识地攥紧照片边缘,泛黄的相纸发出细碎的裂响。

 "即便如此......"他突然扯出个生硬的笑,将照片重新收进公文包,"顾先生还是得跟我去趟财政部驻沪办,有些细节......"

 "叮铃——"

 窗外突然传来黄包车的铜铃声。

 苏若雪望着顾承砚微微挑眉的模样,知道那是门房老周按的暗号——有客到。

 她端起蟹粉包转身时,袖中相机的快门声混在瓷碟轻响里,将李德昌腕间的枪痕永远锁进了胶片。

 顾承砚起身整理袖扣,目光扫过李德昌发白的指节:"李调查员请。"他语气轻快得像要去赴茶会,"不过得等我给内人说句话。"

 他转身时,苏若雪恰好将温热的蟹粉包塞进他掌心。

 两人指尖相触的刹那,她轻声道:"照片里的女人,我让人查了。

 柳婉如三年前去了香港,上个月给《大公报》投过稿,标题是《论民族工业如何应对经济封锁》。"

 顾承砚咬开蟹粉包,鲜汁溅在唇角。

 他望着李德昌紧绷的后背,眼底泛起冷冽的光——这局棋,才刚落子。

 李德昌的喉结在领口下滚动两下,指节把公文包搭扣捏得泛白:"顾先生这是要给共党洗地?

 柳小姐的表舅虽是德华买办,可那年头谁分得清德国人跟日本人是不是穿一条裤子?"他故意提高声调,目光却往窗外扫了扫——窗下梧桐树影里,两个穿灰布长衫的男人正慢悠悠晃着,其中一个摸了摸腰间鼓囊囊的位置。

 顾承砚顺着他的视线瞥了眼,唇角笑意更冷。

 他屈指叩了叩李德昌推过来的进货单:"李调查员若真查通敌,该去查上周三从吴淞口进港的那批'德国机械'——船运单上写着纺织机,我让人拆箱看过,里头全是三八大盖的枪托木料。"他往前倾身,鼻尖几乎要碰到对方发油味混着烟草气的衣领,"至于天元洋行的名单......"他突然压低声音,"你猜他们为什么急着要?

 是怕我顺着柳小姐的稿子查到,去年冬天他们用生丝跟关东军换了多少鸦片?"

 李德昌的后槽牙咬得咯咯响,太阳穴青筋突突跳。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顾承砚,你会为今天的嘴硬后悔!"公文包甩在桌上,震得茶盏里的水溅出来,在"顾记"朱印上晕开一片淡墨。

 苏若雪扶着门框没动,指尖还攥着袖中那卷胶片。

 她望着李德昌摔门而去时带翻的茶海,青瓷碎片里映出顾承砚微垂的眼睫——他在笑,可那笑意像刀锋淬了冰,比刚才更冷。

 "去把老周叫来。"顾承砚弯腰拾起一片碎瓷,指腹摩挲着釉面的冰裂纹,"让他派两个信得过的伙计,跟着李调查员。"他抬头时,眼底翻涌的暗潮终于漫上来,"我要知道他见了谁,说了什么。"

 深夜的顾家后宅,苏若雪的闺房还亮着灯。

 她把胶片塞进暗盒时,算盘珠子在案头投下细长的影子——那是顾承砚特意让人从香港带的德国显影套装,此刻正泛着幽蓝的光。

 "若雪姐,电报房回了。"小丫鬟阿香端着姜茶进来,手背上还沾着油墨,"南昌的王师傅说照片确实动过手脚,原图有半截被裁掉,明早能传回修复版。"

 苏若雪把显影液倒进瓷盘的手顿了顿。

 姜茶的热气漫上她睫毛,模糊了案头那本《最新密码学》的字迹——那是顾承砚上个月从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借的,说给账房记账用,结果倒先派上了用场。

 "辛苦你了。"她摸出块桂花糖塞进阿香手心,看着小丫鬟蹦跳着跑出门,这才掀开桌布下的黑色皮箱。

 箱底压着本带锁的日记本,锁孔里塞着根细铜丝——那是顾承砚教她的,若有人动过箱子,铜丝就会断成两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