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插旗西渡(第2页)
学生舰官笔录曰:「火炮试于温海,射程减二,稳定度九十八。地势封峡可控,宜设双台以固。」
王大虎立于舰桥,望平原、河谷与峡口,沉声曰:「金砂之地,河肥鱼美,原广牛多,天赐屯地。设港、屯兵、筑炮台,三年可立北疆基石!」
他令叶承灏登陆,选峡口北岸高处,插红底日月军旗。旗杆铁铸,高一丈五,金字「大明北冥镇海军」熠熠生光。十名军士列队鼓号,森严仪正。阿塔手持鲸血,蘸于鲸骨刻符,以古语颂曰:「圣鱼与牛灵为证,温屿永归铁舰!」
自此峡口北壁铁旗招展,风拂其声,震峡而鸣。
舰队顺水南行,驶出南口。峡口宽二百丈,水深七十,乃良港天成。王大虎目视南洋,神色坚毅:「此港若成,五年可得万人,十年可造十舰,北疆水师以此为牙城。」
周蒙花立旁,略施一礼,轻声道:「港成,北冥可驰援东海、呼应东瀛、控千岛。梦华姐若在,必言:通海者,强国之本。」
王大虎微笑:「方当家志,吾辈当践之。北疆有此港,则横扫五洋可期!」
舰内,工匠与军士围于锅炉处,炙牛肉于铁盘之上,香气扑鼻。小程手持牛腿,笑声朗朗:「沧海破军号,火炮百门,猎牛破敌,何惧红胡子海盗与蛮虏海商?!」
舰队鼓声再鸣,汽笛三响,震彻山谷与海湾。平原牛群回首低鸣,河鱼翻跃,海中白鲸跃出浪峰,水柱如塔,似送铁龙远行。
王大虎举目苍穹,心中暗誓:「北冥启航,牛鱼为基。铁舰封峡,开万里江山。」
是为北冥海军立港之始,北疆新图之开。
辰时,菲沙河口烟雾微散,浪涌如山。「沧海龙吟号」巨舰昂首破岸,铁身映日,蒸汽轰鸣,犹如猛兽初醒。舰队列成三角阵,旗帜招展,汽笛三响,如龙吟贯天。北冥海军正式启航,挑战北太平洋西风漂流,横渡东大洋,志在试极限、开新航、震四方。
王大虎披藏蓝军氅,立于舰桥,凝视前方灰濛天线。风速五节,浪高三丈,海流东去如江,蒸汽白柱于舰后喷涌。王大虎目光坚定,沉声道:「西风漂流,逆水一万四千五百里。帆船需四月,吾舰若破两月,当震五洋六海!此行非航训,是国策;非远游,是示威——测技术极限,立海权根基,宣明国横洋之志!」
副司令周蒙花站于测压仪旁,指针稳钉一百磅。她翻阅技师工单,回报道:「只要风不转乱,不出七十日必达函馆。」
副舰长叶承灏于观测台展望,命「飞鹰号」探子舰量测海流,回报:西风漂流流速两节,逆行阻力增二成,需绕南弧削流。叶沉思片刻,挥令道:「定巡航速五节,每日分三更校航。沿北纬四十八度以南取径,避黑潮乱涌。预燃煤炭七兆斤,配淡水两万桶。若风转,即升副帆,借风回劲。」
学生舰官摊图记录,笔走龙蛇。记曰:「菲沙至函馆七千海里,航速五节,理论航时七十日。煤需七兆斤,水二万桶。风若加疾,或可六十日达。」
舰首之上,伊捷尔缅混血向导阿塔持铜盘测星,眼不瞬地望天。他指星言道:「老祖有言:逆海靠星,圣鱼引路。银河如舟轨,天鲸为船首。见角宿东升,即知路正。」
舰队转向东北,破入浪峰之间。沧海龙吟号全压启动,气压飙升至一百二十磅,锅炉震鸣,四层螺旋桨剧旋如风车怒转,舰身微震,浪头如雪倾翻,白涛万丈。周蒙花站稳舰身,朗声笑言:「这才是巨舰该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