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风起阿勒颇
伊玛德丁·赞吉带着那册《初等算学》、数本《理化图解册》与一辆咯吱作响的上海制自行车踏入官署时,摩苏尔与阿勒颇的老臣与教士已集于内殿。当他宣布将在市区东侧设立一所「少年学宫」,教授识字、数学与自然原理,并拟将部分税粮投入铁器工坊改建,场中响起低声窃语。
「人若欲得智慧,当诵读可兰经,何须学彼异教数理?」
这是最年长的教士纳赛尔·本·鲁什德的指责。他是旧城大清真寺的教长,对苏丹的异教式改革警觉非常。他声称这些「火书」(即明国课本)乃邪道之物,若在学堂传播,必令青年迷信数理,远离正道,将来不知礼、不敬父、蔑神祇。
「苏丹若欲锻刀养兵,当回购拜占庭铁匠,不必削商贾与族长的粮税。」
这是老贵族塔利布·巴尔扎尼的冷讽。身为西郊最有势力的部族族长,他不满自己的骑士子弟被征召进军官学堂,还要学什么「几何与航海」;更反感小镇上的工坊开始向他们贩卖「赞吉牌铁斧」,这动摇了他们对农具与马具的垄断。
伊玛德丁·赞吉将一叠用半文言中文书写的数理化教材从明州搬回阿勒颇,初时兴奋如获神启。可当他将这些课本交给自称「精通宋语」的几位泉州归国胡商译解时,三日过去,除去页首「辛未年坊刻」与「应用题」数字部分,竟一无所出。
「吾识此字,然此理难明。」
胡商头人李师古捻须苦笑。这些人虽能在贸易帐本上分辨价目银两,却无法领会「二次方程」「热胀冷缩」这些抽象概念,更无力处理文言中「若夫、设若、故知」等推理结构。华文之外,竟是另一重深墙。
伊玛德丁·赞吉急令摩苏尔的宫廷书吏与阿勒颇宗教学者入宫在前次草稿上二次翻译,可这群熟读《布哈里圣训》的阿拉伯士子面对这些「非神启之书」,不但词不达意,更处处抵触内心戒律。
「此书曰‘气压生风’,岂非将真主之风降视为物理之变?」
「彼言‘地球自转’,是忘记真主使星辰运行之本意?」
他们不是译不出,而是不愿译出。
一时之间,《火书》在阿勒颇成了悬案。被收进书库,但无人敢讲、敢学、敢解。
更难处的是市井小民的恐惧与不解。
当伊玛德丁·赞吉骑着自行车穿过市集,常有孩童惊叫「恶魔马!会自己走的恶魔马!」
他设立的「火兵工坊」日夜锻炼火药实验时传出轰响,震得邻近百姓家鸡犬不宁,流言四起。
有人说他引入的「魔书」是十字军遗毒,也有人说他已被东方女巫(即方梦华)蛊惑,弃教学异术。
更糟糕的是,一批高门子弟在学堂学了两周数学后,回家开始怀疑父亲记帐是否偷减自己封地分红,引得族内骚乱——这让贵族们对「赞吉学宫」的警惕升至顶点。
面对这一切,伊玛德丁·赞吉没有退缩。
他在旧城南寺设一小斋堂,请通晓波斯文与阿拉伯文的「胡商子弟」们编写《智者札记》,将数理与自然现象包裹在伊斯兰义理下重新诠释,声称「万物自真主创造,数理正是了解其意志之路」。
他又将军中苦工子弟优先送入学堂,学成后予以军职、地权,逐渐替代旧贵族的地位。这批「数字化军官」不但能维修器械、规划粮仓,还懂得与明国通商,渐渐成为其霸业基石。
伊玛德丁·赞吉在重返本城三旬后,终于召集了数十位教士与商贾长老,来到城北近郊一座用旧军营改建的仓库——这里临近骆驼商道与进城门户,亦是他预备推动下一步改革的实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