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712章 第七一〇章:格物入仕(第3页)

 「不错!」王子实立即附和,「明州知府倪文英,当年就是最早投靠明教的大宋官员之一,如今是这里的地头蛇,他肯定知道内幕消息。若能求到他的指点,那么明年的『大考』便不在话下!」 

 「对!」这派的秀才们纷纷点头,「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入国会,还学什么数理化?这些东西只对工匠和技术官有用,我们这些读书人学来有何用处?」 

 「况且,倪知府本就是宋朝进士,与我们同出一门,不可能不照顾咱们……」 

 这一派的观点很明确——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利用现有的科举背景和人脉资源,通过投奔明州官场,打听关键考试资讯,然后有的放矢地准备「行测」「申论」,最终绕过那些麻烦的新学,直通明国政坛。 

 而另一派的秀才,则明显不认同这种做法。 

 「你们太短视了!」王伯庠冷笑,「若明国只是换汤不换药,那么他们何必要花这么大力气建立『明华大学』和『金陵大学』?何必要废除科举,让我们来考什么『大考』?」 

 「再说了——现在还没到永乐十年,真正的新朝士子还没有成长起来,我们还能凭前朝科举背景参选国会代表;但到了永乐十五年、二十年,当这些新学堂出来的新秀才新进士开始掌权,咱们还能混得下去吗?」 

 「你们不学新学问,就算现在侥幸过关,未来新朝的年轻官员们个个熟悉数理化,而你们还在谈诗文八股——到时候拿什么跟他们争?或者还能混同一个圈子吗?」 

 这一派的观点同样清晰——他们认为自己与其寄希望于旧官场的人脉,不如索性拥抱新学,趁现在还来得及,把算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学科学起来,尽量跟上明国新时代的步伐。 

 「况且,明年『大考』既然是全国性的,而目前只有明州这一所学校的毕业生,那么国会一定会放开前朝士子参加,不然就太过冷清了。」 

 「我们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抓紧学新学,考进『明华大学』或者『金陵大学』,以后拿个新学历,岂不是比只靠前朝功名更有前途?」 

 两派人马就这样在明州中学门口争论不休,争得面红耳赤,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送礼求门路派」认为:明国虽然改革,但官场依旧有人情世故,内幕资讯才是关键。行测、申论才是重点,其他的数理化没必要学。倪知府是宋朝进士,与士人同出一门,应当会照顾我们。 

 「拥抱新学问派」则认为:科举已经废除,明国未来是科学和技术的时代,读书人不学新学,未来必然被淘汰。即使短期内能凭藉行测、申论入国会,但长期来看,未来的官员都掌握数理化,旧士子没竞争力。新时代要有新思维,与其依赖旧人脉,不如靠实打实的学历和能力进入新体制。 

 「我还是觉得应该去拜访倪知府!」 

 「那你们去吧,我们去找明州中学的先生问问物理学要怎么入门!」 

 争论过后,秀才们最终一分为二,各走各的路。 

 一部分人决定去倪文英府上,想办法获取「行测」「申论」的考试范围,找准方向准备应试;另一部分则开始寻找明州的书院,准备找懂数理化的先生补课,真正学习新学问,为明年的『大考』做准备。 

 这一日之后,这群从金陵来的秀才,便正式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究竟哪一条路才是对的,则要等一年后的大考结果来验证了——或者,等几年后,当明国真正一切步入正轨时,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