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712章 第七一〇章:格物入仕(第2页)

 秀才们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自小以来,他们受的教育便是「学而优则仕」,读书的目标从来都是为了考科举、做官、光宗耀祖。可如今,这条路在明国竟然行不通? 

 「可是……」有人仍然不甘心,「如今明国也有官府,也有律法,总得有人治理国家吧?若是不从这些受过教育的士人里选官,难道要从草莽中取人?」 

 「治理国家的,的确是读书人。」罗竹笑道,「但并非传统科举出身的读书人,而是由国会选举出来的代表。」 

 国会取代朝廷,士人如何再入政坛? 

 「国会?」王伯庠皱眉,「可朝廷呢?难道不设官制,不设宰相六部?」 

 「当然不设。」罗竹轻描淡写地回答,「明国已经废除了朝廷,取而代之的是国会及其任命的内阁。」 

 秀才们面面相觑,这才想起这几日在明州四处探访时,的确从百姓口中听闻「国会立法」「国会议决」之类的词汇,但他们一直以为这只是个新的行政机构,没想到竟然是完全取代了传统朝廷的存在! 

 「如今的国会代表,仍然是第一届,因此特例允许旧士人参与,不设拥有宋朝功名之外的门槛。」罗竹顿了顿,语气一转,「但下一届开始,便会要求参选者通过『行测』与『申论』考试,这是未来入仕的最低标准。」 

 「行测?申论?」秀才们对这两个陌生词语一无所知。 

 罗竹见状,随手翻开书架上的一本厚册,指着其中一段解释道:「行测,便是行政能力测验,考察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政策理解等能力;申论,则是时政与政策论述考试,考的是如何理解当代社会问题,如何拟定施政方略。」 

 「换句话说——若想从政,便得先通过这两场考试,再由选民投票选举,才能入国会。」 

 秀才们听到这里,心中已是震撼不已。 

 如果说「大考」已经让他们觉得难以适应,那么这场「行测」与「申论」,便彻底堵死了他们以传统士子身份入仕的道路。 

 在大宋,他们只需熟读四书五经,背诵策论,考中进士便能做官;但在明国,这些旧学问并不能帮助他们通过新制度的筛选,因为国会更看重的是——治理国家的能力,而非经史文章的熟练程度。 

 「所以……我们读的书,竟然已经与入仕无关了?」阮良玉喃喃道,神情中带着些许迷茫。 

 「也不能这么说。」罗竹微微一笑,「旧士子也可以选择学习新知识,参与新考试,依旧有机会进入国会。但若只想靠科举背景做官,那是行不通的。」 

 这句话,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 

 秀才们沉默了。 

 他们此行原以为自己是来「学习新知」的,却没想到,在这场知识的浪潮里,他们自己已经成为了落后的一方。 

 「……多谢罗先生指点。」王伯庠拱手,神色已然有些复杂。 

 「不客气。」罗竹笑道,「无论如何,知识永远不嫌多。若有志于格物致知,无论何时,明华园的大门,都向你们敞开。」 

 秀才们再次拱手辞别,走出明州中学的大门。 

 而这一次,他们再看这座繁华无比的城池时,心境已经截然不同——这里的学问,已经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让天下变得更好。 

 但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崭新的世界? 

 这,将是他们回到金陵后,必须做出的抉择。 

 秀才们沿着明州中学的琉璃长廊走出,一路上议论纷纷,甚至越说越激动,最后竟然直接吵成了两派。 

 「还有什么好说的?」阮良玉大步流星地走在前头,语气坚定,「明国再怎么标榜公平,考试终究是人出的,只要知道题目范围,提前准备,难道还考不过那些小学出身的?我们该做的,是打听『行测』『申论』到底考些什么,而不是去啃那些乱七八糟的新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