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乌程广德
乡兵虽号称千人,实则以老弱为多,甲衣不齐,兵刃粗劣,唯有曾绰亲自巡视以壮声势。曾绰立于石郭隘上,环顾四周,见山岭险峻,地势狭窄,自信道:「此处天险,明贼纵有万兵,亦难突入。我虽人少,必能拒敌于此!」
次日清晨,徐明军至。先遣斥候探查地形,随后以先锋营列阵隘口外,刀枪林立,旌旗遮天。徐明亲率中军,立于高坡,遥望隘口防御,不禁冷笑:「此隘不过一夫当关之地,守军不过乡野乌合之众,如何能挡我北路师兵锋?」
徐明命旗号官传令:「弓箭手向隘内放箭,施以文书,告谕敌军降者不杀。」
一时间,乱箭飞射,箭尾缚有书信,纷纷落入隘内。守军惊惶避让,曾绰拾起一枝箭,拆开信笺,展开细读,只见信中写道:
「曾绰,汝一小县令,奈何以草民抵挡天命军锋?今日束手归降,尚能保全家人性命;若执迷不悟,城破之时,汝血染县门,妻孥不保!」
曾绰读罢,面色惨白,手中信笺几欲脱落,喃喃自语:「此乃明贼也!」
乡兵见曾绰神色慌乱,心中已然惶恐。更有兵士私下议论:「听闻明军勇不可挡,曾相公竟无主张,何苦为此送死?」
不多时,乡兵中有人丢下纸甲竹枪,转身逃遁。其余人见状,也纷纷效仿。须臾间,守隘兵士已溃散大半,石郭隘防线顿时无人可守。
徐明见敌军自乱阵脚,便挥手下令:「全军突击,势如破竹,不留片刻!」
明军冲入隘口,所见尽是散乱甲胄和弃置兵刃,连敌军影子都未曾见得一人。徐明冷笑道:「此地守军,竟胆小如鼠!」随即令先锋营开道,直取归安县城。
曾绰见乡兵溃散,又闻明军已破乌墩镇,不敢再作抵抗,急匆匆带家眷弃城而走,连夜逃往湖州州治。
是夜,归安县城中不闻钟鼓,不见旗帜,百姓扶老携幼,远远望见明教旗帜已在东门外高高升起,不由叹道:「大势已定,江南落入明教之手矣!」
明教北路军第三师徐明兵锋所向,归安已陷,湖州城中人心惶惶。湖州知府康允之登城远望,见东南方向烟尘滚滚,明军将至,忧心忡忡。他召集属官及乡绅商议对策,堂中一片寂然,众人皆低头不语。但是朱勔和朱芾的族兄弟的朱跸跟秀州叛将徐明有深仇大恨,必然不会袖手旁观。
康允之道:「明教贼人连下苏州、常州、宣州,来势汹汹。如今大军压境,我等虽有守军,但恐难支久战。朱团练可有良策?」
朱跸挺身而出,朗声说道:「康相公勿忧,跸虽非战场老将,亦知勤王卫国之道。湖州百姓素来忠义,城中壮丁可组织弓手、士军五千,再配城守军三千,足可一战。我愿率民兵为前锋,于城外迎敌。」
康允之稍有迟疑:「城外平原地势开阔,我军皆非精锐,恐难阻明教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