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浪迹天涯(第3页)

 上位者光有钱懂权术还不行,还必须能打,武夫只服从战阵上的强者!不然就改朝换代。

 于是就有好些戍守都城的禁军将领在大声狂喊:“大王把我们调到定霸都吧,归德军也成!我们想跟您出去建功立业……”

 在队列中间,王建悄悄让内宦给他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头汹涌的人群,脸色沉重。他从没想过一个兵变上位的萧砚,居然能在中原都城如此得人心……

 大小徐妃同样在旁边顺着那一角往外看,小徐妃脸都白了,她从未看见过如此疯狂的百姓与将士。果然,比起蜀中来,中原王朝明显更加暴力,更崇尚武力。

 大徐妃倒是一直在黯然神伤,她并未有心思顾忌眼前的景象,这景象当然让人震撼,萧砚愈得人心,说明他的地位就愈加稳固。不过她当下想的却是她们这辆马车还要前面一些的车辆中的人物,那个看起来年龄显然还未达到二十岁的清冷少女。

 不久前在洛阳,萧砚宴请群臣,她们和王建自然一同受邀,但当时坐在萧砚身旁的,就是那个少女,甚至就连一直被她讨好的千乌都只能坐在少女旁边。

 地位高低,可见一斑。

 大徐妃有些害怕,她认为一个小姑娘应当不会特别大方,如果自己在南郑引诱萧砚的事情被她发现,惹得那少女不高兴,依照萧砚对那少女的表现来看,恐怕自己不过只是那少女一句话的事。

 “爱妃……”

 王建这时候回头发现了大徐妃的异样,便沉声道:“不必害怕,我虽是亡国之君,可蜀地入梁为官者甚多,他们一时半会应当不敢拿我怎么样,我一定护你们周全。”

 大徐妃勉强笑了笑,没有应声。

 王建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在说大话,只看外界的情形,萧砚取代朱氏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何论染指他两个妃子。

 等入了皇城,王建一行蜀国皇室成员暂时被人带去别处安排,而萧砚也并未去皇宫拜见朱氏父子,径直回了

王府。

 送走了敬翔等一应臣僚,萧砚在天策府召见属官议事,没一会韩延徽便带着大家伙进来了,并呈上了两张奏章纸:“禀大王,今日之前送到天策府的表文,仆已阅毕。此乃这一月来写劝进表的名单,按各衙署、藩镇所属,记录在案,朱氏皇室成员则在末尾。”

 “这是南面各路诸侯的贺表,除却吴国没有上表外,楚国马殷、吴越国钱镠、闽国王申知、南平国刘隐、云南国(饶疆)蚩离,俱都上表恭贺大王平定秦川,并表示臣服中原云云……”

 天策府成员日益壮大,之前投效来的李珽和郑钰、后面的张继祚与蜀国一些有才能的人都在天策府领了差遣,张继祚虽并无太大才能,但他也并非庸人,还是张全义表忠心的质子,萧砚自然愿意信任他。

 新投进来的人自不会随便插话,可能还需适应一段时间,都老老实实坐着不说话,而李珽却在萧砚细看名单时径直道:“吴国之前不臣朝廷,现在居然还不服大王,但迫于大王威势,恐会与晋国暗中勾连……”

 韩延徽则沉声道:“其余诸国上贡的东西都很显诚意,楚国却很是马虎。”

 “意料之中。”萧砚头也不抬的回应道:“马殷与我有仇,半年前中原内乱时就有些蠢蠢欲动,而今捏着鼻子表示臣服,怎可能真心实意。”

 郑钰便指出梁朝哪些人没写劝进表,值得一提的是,皇室成员譬如朱温的兄弟亲族等等全都写了。

 李珽遂献策道:“大王可先将这些人记下,等过段时间,将他们从地方召入京城,若有不动身者,则按大不敬的名义……”

 商量了一些重要的事,萧砚终于回返内宅,但还没去寻姬如雪,就见巴戈从里面而来,扭扭捏捏的给他通风报信,说降臣正在收拾她的小包包,准备浪迹天涯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