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秦王(六)(第2页)

“起烽火吧。”张虔裕有些烦躁,他虽然知道这部没有辎重的孤军无法对南郑及其他城池造成什么威胁,就算他们妄想攻城也只有就地伐木建造木梯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朝廷无非是损失一些基本已被此次大战榨干的村野聚落而已,早晚也能调大军将他们围堵歼灭。

但大军过境,他难辞其咎,不管如何,事后都定然会被追责,怎能不郁闷

何况这部兵马还处处都有古怪,所谓孤军深入,主将定会先找退路,这是人之本性!可今天看见的这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像是要带着几千死贵死贵的骑兵寻死一样!

“入娘贼!”张虔裕不禁对那部偷渡兵马的主将暗骂:“真是个疯子,老子如果要掉脑袋,死之前也得先看看你怎么死的!”

——————

大军一路向西疾驰几十里,沿途所过的州县,全部燃起烽火,显然是在疯狂向着王建所在的南郑示警。

距离南郑城不足一百里的城固县北,湑水岸侧,赤膊的归德军将卒同样在疯狂搭建浮桥,公羊左早就领着夜不收在湑水上下游搜集来了大小船只,充作浮桥的主体,用以支撑战马可以从容渡河。

“拜见上将军!”“大王……”

萧砚带着几骑从南观测地形、军情回来,沿路许多将士抱拳揖拜,有的见礼打招呼,有的只是行礼,不过无数人都在向萧砚这边张望着。

因为时常厮混在军营中的关系,且归德军又属于嫡系,萧砚的面孔几乎全军都认得,但这个时候萧砚已经大不一样,比起擒获唐道袭时,脸颊几已瘦的恐怖,胡子更是浓密,尤其是上颌处两捋平直如尺的短髯横向延展,须尾稍显微卷,少了俊美气,端方气度中多了几分彪悍,与他以往整洁的形象实在大不同。

但就是看见萧砚这个模样,尤其还是现在,大伙的情绪却比平时在营中很不同,那无数的目光中,将士们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萧砚一路与他们同甘共苦,虽已是孤军深入汉中近两百里,可谓四面都是敌人,但别的不提,至少将士们不会有上将军在派他们送死的想法。

无数人行礼抱拳,萧砚的回应都很随意,亦不是每个人都有所示意,只是不时向着左右点点头:“听从将令……”“各司其职。”

同样赤膊正在搭建浮桥的余仲和李思安带着将领们围了过来,萧砚下马立在岸侧,看着已过了河心的浮桥,又看了眼在对岸骑着马往这边张望指点的十来个骑士。
这会天色阴沉,似要下雨,水上雾气很重,两边都看不真切,不过萧砚只是眯了眯眼,一手捻着嘴角胡须,一手向旁边摊去。

“取弓来。”

马上便有夜不收飞快去取来一张萧砚惯用的大弓,众将皆摒气无声,同样正在四下忙碌的将士们也都看过来,便见萧砚根本无需瞄准,几支长箭便嗖的破空掠过极宽的河面。

对岸被簇拥在中间的几个骑士瞬间额头中箭,随着箭矢噗然贯颅而入,几人如落水般从马上栽入河中,引得对岸响起好些惊呼。

“好射!”“王上神射!”

包括众将在内,无数人骤然欢呼起来,气氛尤其高亢,对岸那剩下的一些骑士竟然不敢打捞尸体,牵着几匹无主的马便仓惶而逃。

萧砚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指着对岸,大声道:“今日过河,杀入南郑,为本王擒了王建!”

场面一度失控,几千人都只觉背脊生出了鸡皮疙瘩,一股一股热血死命涌上脑门,在此起彼伏的吼声中,好些恰才感到疲劳的士卒好似瞬间满血复活,又赤膊加入进了搭建浮桥的队列中。

众将早已到齐,这个时候萧砚才将那张弓力非凡人可拉动的大弓交给旁人,目光扫过大部都赤膊加入劳作的余仲、李思安等将上,尤其在李思安身上停留了一瞬,这厮肯放下身段给疲劳的全军将士做表率,真是不易,也不知是不是在与余仲等归德军将领暗中比量。

“诸位劳苦。”萧砚抱了抱拳。

众将自然急忙回礼。

公羊左将一副地图纸竖起来,左右有夜不收忙活着将两根木棍插入地面。

萧砚取下腰间的太平,用剑鞘指着前侧的地图,冷静道:“南郑、定军山、百牢关。”

接着他便把太平剑向下移动了一大段距离,停在剑阁二字上,继续道:“根据夜不收探来的情报显示,蜀国大将王宗弼正领剑阁兵马北进,目的可能有二,一为北进秦岭接应王宗侃退兵,二为拱卫南郑的王建,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比我们晚了一步。”

他杵剑在身前,接着道:“浮桥一好,我军便可尽出,长驱直入南郑。但我临时变了主意,决定分兵一部去百牢关的定军山夺取要地,将定军山拿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