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秦王(五)(第3页)

“就如此吧。”王建板着脸道:“朕即刻传诏成都,让宰相以晋晖为将,领兵接应王宗侃。”

庾传素点了点头,而周庠思忖了下,又道:“左仆射方才所言,确有道理,梁朝有什么企图,要看那位宋王萧砚到底有什么想法,而岐国不定,此人也大概率不会来汉中。不过依照臣想,万事亦不可不防。”

周庠道:“臣之前收集信息,观萧砚用兵,向来擅长以快打快,用一战之利定鼎局势,朱温去位是如此,这次杨师厚被迅速讨灭,只怕亦是如此。这人胆魄之大,说敢以蚍蜉撼树也不为过,当年他八百骑便敢领命去讨伐刘仁恭父子,当下拥兵十数万,焉能以常人视之此人以权臣之身掌握梁朝,值此时机,当不会只勒兵数万走一趟凤翔这么简单,臣恐其会图谋大功。”

王建正在思索,庾传素已问道:“依中书之见,此番我国当怎样应对才稳妥”

周庠道:“向青泥岭和几道增兵,必不会错,秦岭诸险在手,则形势尽可从容应对。然傥骆一道,只一座华阳关抵御,而以往虽有洋州屯兵驻守,此番却已抽兵去北,洋州、城固皆已空虚,若有敌军出傥骆道,则其兵马至南郑,可谓一路坦途,臣以为,不可不备……或说,皇上当该早日回驾成都。”

庾传素皱眉沉思,而王建亦也沉吟半晌,片刻后,后者才笑道:“博雅(周庠字),傥骆道三十年未曾用兵,驿路早就被毁,群山峻岭何其之险梁军纵敢偷渡,依照其道艰险,也只能小队行军,一座华阳关便能堵住,何必忧虑朕此番督战汉中,乃是让前方将士无后顾军需辎重之忧,何况值此梁军大举进犯之际,朕若走了,前方将士怎么想”

“皇上。”庾传素这时候思索回来,却也出声:“不可不备,谨慎为上啊……不说回驾成都,当也该在洋州增加驻兵才对。”

王建有些为难,起身踱步走了片刻。

汉中兵马,这个时候不是一般的空虚,连能用的民夫都全部征发给了凤翔,各州县留存的不过基本守军而已,连支援王宗侃的兵马都要从成都和剑阁调,哪里还能顾得上什么傥骆道

他犹豫道:“傥骆道实在艰险,古往今来,不管是出川还是入蜀,向来都是依靠两道方才进兵,仅凭傥骆道一路,就算有大军偷渡,如何跟得上辎重从骆谷关至南郑,四百余里路程,便是偷渡过来,人也累死了。无辎重、无器械,于汉中能有什么威胁”

说着,王建的信心显然大涨,自信道:“朕非汉后主,当下大蜀,亦非昔日蜀汉。当年那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乃是蜀汉已然无兵无将可用,才不得已而降之。而今我大蜀前路陈兵十数万,后路亦有大军,纵使有梁军偷渡傥骆而来,也只是困军,有何可惧如果真的有偷渡之师,朕倒想看看是哪路蠢货来自寻死路。”

周庠、庾传素二人对视一眼,没有再劝,大蜀国力确实支撑不起再动用大军,不过保险起见,周庠还是道:“稳妥为上,也当先召剑阁兵马至洋州,若无战事,也可在之后随成都援军一起北上青泥岭。”

王建想了想,倒没有拒绝这个提议,毕竟剑阁兵马反正都是要北进的。

“那便传诏吧,让王宗弼领兵入驻洋州便是,朕信得过他,梁军如果要来,王宗弼也能把他们杀的片甲不留!”王建自信道。

——————

萧砚按剑而立,站在山坡上眺望远方,慢慢转动视线,仔细观察着地形,只见西南边的起伏山势,已在逐渐平缓。

目光所及之处,连一个蜀兵都没有。从地形上观察,前方应该就是洋州了。

汉中,已是彻底无险可守,此时正敞开在萧砚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