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大爷话天罡
第298章大爷话天罡
大爷的话中很有一股亏欠的意味,把萧砚弄得尴尬不已。
事实上,真要论萧砚的真正想法,他还真没把自己和李唐在情感上牵连得太深,在原主的记忆中,对亲情的眷念感也只有对萧父而已。
换做萧砚自己,就更没有什么所谓的亲情之论了,他本来就不属于己方世界的人,在曹州醒来后一路走来也一直都是孑然一身,在直到后来与姬如雪有了更深的感情羁绊之前,完全没有什么家人的概念,对于什么李唐血统,更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唯一的兴趣,就是将来可以利用这个东西谋划一些利益,但其实在阳叔子跳出来挑破这个所谓血统的事情之前,萧砚都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甚至可能永远都不会让这一桩秘密坦白在光明之下,当年之所以会讲给述里朵听,也多存了给这位漠北女豪杰画一个大饼的意思。
行事之初,之所以会扯上复唐这个大义,也是为了拉拢彼时兖州分舵不良人的人心罢了。
萧砚对于有没有大唐这件事并不是特别执着。他的目标确确实实是终结乱世,还天下一個形同盛唐的太平盛世,但这个政权是不是叫大唐,亦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扯上这个大义,于他会方便很多。
只是萧砚之所以会做这些,除了有因为前世的经历而发自本心外,也有在曹州听到林神医的那番离世前的自语,意识到原身还有另一层身份后,觉得这是天意弄人下冥冥之中的一种责任。
说白了,萧砚要不要复唐,和他有没有李唐血脉并没有直接关联,就算是没有李唐血脉,萧砚也会按部就班的掌握住兖州不良人,尽心扮好一个天暗星的角色,然后费更多的时间在袁天罡那里取得信任,进而配合袁天罡尽心辅佐李星云进行所谓的复唐大业。
只是如果李星云仍然像原时空那样不成事,反而一直浪费时机,把唾手可得的形势拖到最终一团糟的局面,萧砚亦不介意再多等等,在袁天罡离世后带领剩下的不良人另开炉灶,踹开李星云,自己开辟出不同的道路。
只是如此一来,萧砚所费的时间和要走的路,会长很多而已。
且事实上,若没有阳叔子跳出来搅局,萧砚最大的可能就是如此行事,而不是与袁天罡走到对立面,按照他原本的想法,也是尽心扮好一个顺臣辅佐李星云,自己不是什么“李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不良人天暗星,为了来日能够恭迎李星云殿下复唐,而潜伏在大梁将这座基石掏空而已。
显而易见的是,袁天罡对于这个计划也非常满意,可以说只要萧砚按部就班的行事,袁天罡起码在培养起李星云之前,都不会对萧砚有任何敌意,因为袁天罡有把握掌控好萧砚这把利刃,为李星云冲锋陷阵的利刃。
只是二人显然都没有会有阳叔子这一茬,阳叔子的出现,便硬生生的彻底将萧砚推到了李星云的对立面。
在阳叔子出现之前,袁天罡可以大胆信任萧砚,因为就算是袁天罡,也并不知道萧砚知晓自己身上流淌着李唐的血,若是没有阳叔子,袁天罡便不介意给李星云留下这么一柄利剑。
但在阳叔子挑破了这一点后,袁天罡便不可能再信任萧砚,就算萧砚确确实实没有什么野心,心甘情愿的辅佐李星云到死。
就算是这样,袁天罡也不可能再放心用萧砚,岂不闻“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萧砚是昭宗皇帝留下遗诏亲自指定的大唐继承人,如此一来,置李星云于何地又置袁天罡于何地袁天罡要想辅佐李星云上位,便无法忽视这个问题,固然而言,袁天罡只要还在世一日,来日大唐光复,李星云登上皇位,萧砚就没有篡位的机会。
但便是袁天罡自己,也无法保证李星云真的会顺顺利利的走上早已为他铺好的那条路,并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成长为可以压住萧砚的一代帝王。
袁天罡正是在李星云身上看到了太多意外,已无法确信自己能够陪这位李儿走到那一日,自己若是不在,李星云就算真正坐上了皇位,那萧砚未必不敢篡位,谁让他既有身份又有大义在手呢
袁天罡不会赌人性,他走了三百年的光阴,最不相信的就是人性。
昔年玄宗皇帝一日杀三子,武皇还未称帝,就想方设法把太宗一脉几乎杀了个干干净净,在那个位子面前,人性,从来没有什么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