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情一360一

第1528章 稀土暴涨210%,谁将掌控未来20年战略资源

 一、价格狂飙:一场“工业维生素”的全球争夺战

 2025年5月1日,欧洲镝价突破850美元/公斤,铽价飙升至3000美元/公斤,较4月初分别暴涨200%和210%,创下近十年最高纪录。这场价格风暴的导火索,是中国对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的出口管制——全球90%的中重稀土供应链被按下“暂停键”,从新能源车企到军工巨头,从东京到华尔街,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震颤。

 数据深挖:

 一架f-35战斗机需消耗417公斤稀土,其雷达、电机系统依赖此次管制的4种元素;

 特斯拉model 3永磁电机中,镝、铽添加量占成本15%,若价格维持高位,单车成本将增加1000元;

 人形机器人optimus每台需0.8公斤钕铁硼磁材,镝价暴涨或使其量产成本飙升30%。

 东京大学教授冈部彻直言:“若短缺持续,2030年全球电动车产能或削减15%。”

 二、产业链重构:三大信号揭示未来十年财富密码

 1. 国内深加工企业“闷声发财”

 出口管制政策这一原本被视为对中国稀土行业的限制措施,却意外地成为了激活该行业“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因素。这一政策带来的红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规定经加工的磁材、合金等产品不受出口限制。这使得北方稀土等企业在一季度的净利润出现了惊人的增长,达到了727%。同时,毛利率也从8%大幅跃升至18%,显示出企业盈利能力的显着提升。

 其次,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壁垒。目前,中国掌握着全球高达85%的稀土分离产能,这意味着海外企业在短期内很难突破稀土提纯技术的难关。这种技术优势不仅保障了中国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更大的话语权。

 最后,出口管制政策还引发了订单的转移。由于中国在稀土加工和磁材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日本电产、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转向中国采购钕铁硼磁材。这不仅带动了国内磁材出口的增长,还使得出口单价同比上涨了35%,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稀土产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