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情一360一
第1384章 DSk将陆续开源5个代码库,探索中国特色大模型生态
开源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2月21日,deepseek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开展“开源周”活动,计划陆续开源5个代码库,以透明的方式分享其技术进展。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deepseek对开源理念的坚定信仰,也为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开源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
deepseek自诞生以来,便以开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去年,deepseek-v3的上线并同步开源,与世界顶尖闭源模型gpt-4o不相上下。这一事件不仅证明了deepseek的技术实力,更展示了开源模式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
那么,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源新生态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在2025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薛澜就对此表示了关注。而在同一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办的“deepseek:人工智能的中国时刻?”学术研讨会上,薛澜团队的王哲博士就“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开源创新与治理变革”进行了深入分享。
从煎熬到光鲜:开源创新的历史与现状
回望历史,开源创新并非一帆风顺。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向学术界开放了unix第六版,这被视为开源文化的一种早期实践。然而,在当时,由于开源挑战了商业化的闭源模式,因此并未成为主流。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源才逐渐从煎熬走向光鲜。这得益于其四个本质特征:应对不确定性、激励创新者群智协作、破除行业垄断、保证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在“阳光”下安全发展。如今,我们每天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macos、安卓、鸿蒙乃至deepseek,都是基于开源创新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