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国手落错一子(第2页)
事实上,他早有令被征服地区剃发易服之念。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就“谕令剃发”;进北京后给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别发出命令,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结果遭到汉人的强烈反对,在朝汉官遵令剃发者寥寥,不少官员观望不出,甚至护发南逃,畿辅地区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他知道满洲贵族的统治还不稳固,自己操之过急,被迫收回成命,“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虽然暂时允许保留汉人衣冠,但那只是权宜之计。在枭雄多尔衮的心里,头是一定要剃的。只待时机一到,便要举起屠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如今时机似乎到了。1645年,大清国在军事上的胜利十分惊人。不仅占领了大顺军控制的一大半地盘,就连他们的永昌皇帝李自成也在阿济格部追击下逃入湖北被乡团杀死,大顺政权只剩下一些残部。同时,南明弘光朝廷在多铎统领的清军面前几乎毫无抵抗,便土崩瓦解。南明各镇军队争先恐后地投降,这种离奇的现象,令忠于明朝的官绅士民悲恸欲绝。
多尔衮觉得自己赢了,原先的两大对手大顺、南明都已经被彻底打垮,剩下不过是接管地方,享受胜利果实而已。传谕兵部道:“江南地方南直、江西、湖广三处已经归顺,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七省遵依表文尚未报到,应速行遣官招抚,在京文武官员不拘见任、家居及士民人等,有情愿输忠效力的,准赴兵部报名,验实,赍捧敕谕,给赐路费、马匹前去。事竣,有功重加升赏。该部即出示晓谕”,完全是一副胜利者的口吻。
即使没有孙之獬的这道疏,他也是要颁布执行剃发令的。如今见了孙之獬的这道疏,更坚决了决心。无他,孙某可是汉人,连汉人自己都主动要求剃发,可见剃发的确是众望所归。
不过此等大事还是要找人商议一番方好,他找来了重臣刚林、祁充格、詹霸、冯铨等人密谋。估计范文程一定会反对,所以干脆没叫那位范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