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国手落错一子
第271章 大国手落错一子
北京城孙府书斋,蜡油灯燃起,与普通百姓用松油灯不同,这家用的是蜡油,算是大户人家。的确是大户人家,还是个大官儿:大清国礼部右侍郎。
一个五十多岁的削瘦小老头儿正在愤笔疾书,笔尖带着怨愤,字体便异常有力。
“老爷,不早了,赶紧歇息吧,若是累坏了身体,让妾身如何是好?”小妾温柔地说。这小妾平日里颇得宠,小老头儿把她捧在手心里都怕化,奈何今天心情不好,态度便有些生硬,“去,去,莫要烦老夫”。
“老爷~”小妾的声音充满浓浓的哀怨。
“叫汝去,耳朵聋了吗?”小老头儿勃然大怒,辣手摧花,狠狠地给了她一个大耳刮子。“啪~”打在她身,疼在她心。
“呜~呜~呜~”美娇娘哭哭啼啼、梨花带雨地跑开了。
“哼!难怪圣人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小老头儿哼了一声,又提起毛笔,愤而做书。
此公非是别人,乃是青史留名的大汉奸孙之獬。他原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才学是有的,却因为名列阄党,被革职为民。清军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
为博新主子欢心,他“标异而示亲”,先是自称“臣妻放足独先”以巴结满洲贵族,又剃发留辫,改穿满族官吏的服装。当时,朝臣分满汉两班,结果上朝的时候,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两班之间的他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奇耻大辱!实在是奇耻大辱!
孙之獬气极了,扇了小妾一耳光,犹不解恨,“愤笔疾书”曰:“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
疏是上给顺治皇帝的,批阅奏疏的人却是叔父摄政王多尔衮。
作为崇满抑汉的强人,孙之獬此疏算是上到了他的心坎上。是啊,大清都已经得了天下,尔等汉人为何还穿着自己的衣冠,不着我满洲的服饰,连辫子都不留?到底是我满洲从中国,还是中国从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