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败援军巡抚献城(第3页)
“殿下,我军刚打完大战,将士疲惫、兵员未得到补充且茅麓山的工事在战斗中损毁严重,不如暂时放弃茅麓山、撤至香溪东岸,依兴山城而守,调回赛罕将军后再与明军大战”,心腹谋士陈洪柱建议。
麦拉斯知道陈洪柱此言乃是万全之策,自己的四万大军在攻打茅麓山时折损了五千,且长时间持续作战难免疲惫,选择避一避风头、等到与归州的阿速侯赛罕会合后再与明军交战更有胜算。可身体里流淌着的伊克明安一族的骄悍血液让他拒绝了退守兴山城的想法,看着众将说道:“南征以来,我军战无不胜,敌人一见大卫的军旗便瑟瑟发抖。如今有人想趁着我们疲惫捋我们的虎须,勇士们,你们还能再战吗勇士们,我们应该像绵羊一样后退吗”
“死战不退死战不退死战不退”大卫国的将军们齐声怒吼,吼声震得毡帐直抖。
“好!这才是我大卫的好男儿!且各自回营约束部下,准备明日的大战”,麦拉斯威严地下令,“传令赛罕立即率军由归州赶到茅麓山。归州离茅麓山甚近,急行军两日便到,孤给他三天时间,三日后若不至,军法从事!”
——
乾元二十三年(1666年)十二月初三,明卫两军交战于茅麓山,双方在高鸡寨、李家店、白城、白羊山、练城山、双龙观、长坪等堡寨激战,反复争夺,不分胜负。
十二月初六凌晨,明卫两军主力列阵于九连坪山脚下大战,战至中午,阿速侯赛罕率一万七千余卫军赶到,直扑明军侧翼。赛罕打得很凶,亲率四千余骑兵为先锋,冲向刘体纯的中军。措手不及的刘体纯连连后退,见中军帅旗后退,明军军心顿时浮动。麦拉斯趁机下令全军出击,卫军呼啸着列阵冲杀,处处可闻“浩瑞”之声。直杀得明军大溃,浮尸百里。
刘体纯、袁宗第、贺道宁引残兵退往巴东,喘息未定,麦拉斯又派阿速侯赛罕来袭巴东。此刻的明军虽仍有二万余众,军心却已失,再次大溃。三将无奈,只得退往巫山。他们觉得巫山城依山而建、地形险峻,可挡追兵。可卫军却并未追来,麦拉斯一心想围歼夔东军主力、江陵王李来亨的大军,对逃往巫山的残兵败将并不感兴趣。夺取巴东后命大同副将郑国印部驻守巴东、助马路副将李应明部驻守兴山,自率四万五千大军沿大江而下,直取江陵。
——
连战皆捷下,卫军士气旺盛,很快逼近夷陵州。守夷陵州的乃是大明湖广巡抚蒋尚膺及部下二千兵马。蒋尚膺本是永历帝任命的湖广巡抚,永历帝崩后转而投奔李来亨。
见卫军大兵压境,蒋尚膺急得直跺脚,眼下夷陵城内只有二千杂兵,如何敌得过数万卫军虎狼他想逃走,又畏惧李来亨的军法,谁都知道江陵王治军甚严。想向江陵驻军求援,可远水解不了近渴。正发愁间,忽然想到自己收到的东安王和通山王的信。嗯,如今大明的两位藩王都劝自己降卫,自己本是明臣,奉王命而降似乎也算不上失节。想到这里,蒋巡抚不再犹豫,派使者去齐王麦拉斯的营中请降。
“你回去告诉蒋公,他若肯降,孤保举他为夷陵伯”,听说蒋尚膺有降意,麦拉斯大喜,一口气便许下了一个伯爵。他看中的并非蒋巡抚麾下的那两千战力不强的杂兵,而是他巡抚的名头。在茅麓山之战中见识过夔东军的悍勇后,这位殿下心有余悸,决心采取作战与诱降两种手段瓦解明军,蒋尚膺便是他用来千金市马骨的那根马骨。
看着鱼竿钓子旗插上夷陵州的城头,齐王麦拉斯意气风发,得意地下令次日一早继续沿江而下前往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