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败援军巡抚献城(第2页)

 

刘体纯、袁宗第、贺道宁引残兵退往巴东,喘息未定,麦拉斯又派阿速侯赛罕来袭巴东。此刻的明军虽仍有二万余众,军心却已失,再次大溃。三将无奈,只得退往巫山。他们觉得巫山城依山而建、地形险峻,可挡追兵。可卫军却并未追来,麦拉斯一心想围歼夔东军主力、江陵王李来亨的大军,对逃往巫山的残兵败将并不感兴趣。夺取巴东后命大同副将郑国印部驻守巴东、助马路副将李应明部驻守兴山,自率四万五千大军沿大江而下,直取江陵。

 

——

 

连战皆捷下,卫军士气旺盛,很快逼近夷陵州。守夷陵州的乃是大明湖广巡抚蒋尚膺及部下二千兵马。蒋尚膺本是永历帝任命的湖广巡抚,永历帝崩后转而投奔李来亨。

 

见卫军大兵压境,蒋尚膺急得直跺脚,眼下夷陵城内只有二千杂兵,如何敌得过数万卫军虎狼他想逃走,又畏惧李来亨的军法,谁都知道江陵王治军甚严。想向江陵驻军求援,可远水解不了近渴。正发愁间,忽然想到自己收到的东安王和通山王的信。嗯,如今大明的两位藩王都劝自己降卫,自己本是明臣,奉王命而降似乎也算不上失节。想到这里,蒋巡抚不再犹豫,派使者去齐王麦拉斯的营中请降。

 

“你回去告诉蒋公,他若肯降,孤保举他为夷陵伯”,听说蒋尚膺有降意,麦拉斯大喜,一口气便许下了一个伯爵。他看中的并非蒋巡抚麾下的那两千战力不强的杂兵,而是他巡抚的名头。在茅麓山之战中见识过夔东军的悍勇后,这位殿下心有余悸,决心采取作战与诱降两种手段瓦解明军,蒋尚膺便是他用来千金市马骨的那根马骨。

 

看着鱼竿钓子旗插上夷陵州的城头,齐王麦拉斯意气风发,得意地下令次日一早继续沿江而下前往江陵。

 
茅麓山终于被攻克了,却是一场惨胜,山上只有一万装备简陋的夔东军,卫军在攻山之役中足足损失了五千人马,与之相比,攻打有五万人驻守的房县也仅伤亡了二千人而已。这让麦拉斯有些笑不出来。

 

“殿下,我军总共捕获了两千敌军和约两万兴山县的百姓。这些人有的是粮尽后投降,有的是被我军擒获,但内心皆是向着夔东贼的,是否斩草除根”总兵钟继达阴狠地向齐王请示。上回他被夔东军偷袭吃了大亏,有心屠杀俘虏报复。

 

“一万敌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居然只抓到两千战俘夔东军可谓‘勇’矣!若不是装备太差且军粮不足,孤此时恐怕仍未攻下此山!”麦拉斯肯定了敌人的勇敢,继而长叹一声说道:“上苍有好生之德,两万百姓何辜即便是那两千战俘,亦是勇士,屠戮勇士不祥。将百姓释放回乡,战俘嘛,授以田地,于兴山县附近安置”。

 

他本想按照以往的规矩,将这两千战俘充作攻城的炮灰,可李来亨的部下对李来亨极忠诚,担心他们于战场上倒戈,索性授田为民。听说汉人视田产为命根子,只要有几亩薄田,死都不肯造反的,正好利用这批战俘动摇夔东军的军心。为瓦解夔东军心,他采取了许多方法,比如命捕获的明朝宗室东安王朱盛蒗、通山王朱蕴釨写信给夔东军各级将领劝降,不过这两位藩王的影响力远不如监国韩王朱璟溧,朱璟溧不愿受辱自缢殉国大大激励了夔东将士的报国之心,因而收到劝降信后愿降者并不多。麦拉斯并不在意,人性趋利而避害,他坚信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向自己投降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便是强者的自信。

 

“报!伪皖国公、靖国公、富平侯联兵四万绕道巫山,目前已进入兴山境内”,正商议着安置战俘和百姓,忽有战报传来。

 

原来归州下游的白狗峡、马肝峡、黄牛峡、西陵峡等诸多峡谷,皆是群峰竞秀、江岩壁立、河道曲折、江流汹涌之险地,到西陵峡出口南津口附近江面才变得开阔,相对好渡。卫阿速侯赛罕命总兵马进玉扼守南津口这一兵家必争之地,纵使明军使尽全力,一时也难以飞渡。双方僵持两个多月后,刘体纯与袁宗第、贺道宁商议,索性绕道巫山,从明军的控制区进入兴山。这一来又耽误了些时日,等他们赶到时,坚守茅麓山的刘汝魁部已经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