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逼问(合章)(第2页)
“见过老爷!”侍刀、侍剑齐声道。
于谦点点头:“有劳二位了。”
说完望着小
女儿,苦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
董氏又介绍另一位生面孔:“这位是康儿麾下的总旗,北镇抚司的,康儿不在的时候,多亏他里外的跑。你要回来的消息,也是他跑来告诉家里的。”
朱骥面对于谦,有些紧张,躬身一拜。
“见过于大人,我……我是于大哥……大人麾下,大人吩咐,他……不在京的时候,让我来府上多照应。”
于谦却皱起眉:“北镇抚司?康儿何时进了锦衣卫?现在又如何随大军出征?我不在的这两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
董氏问道:“老爷不知?听康儿说,阁老曾去都察院见过你,阁老没告诉老爷。”
于谦摇头。
董氏捂着嘴轻笑:“康儿如今已是副千户了。”
“什么?”于谦惊呼出声,看向朱骥。
朱骥疯狂点头。
“具体我也不知,康儿如今呈旨随军出征麓川,昨天就出发了,你想要知道,怕是只能找阁老去问了。”
于谦长吸一口气,缓缓呼出,平复了下心情。
“夫人,我们进去说!”
于谦一只手揽起董氏肩膀,一只手扶着她胳膊,踏上门前台阶。
朱骥想要告辞,张了张口,却又不好意思打扰。
于璚英看他一副难为情的样子,突然破涕为笑。
于谦回过头,恰好看到这一幕,瞪了眼于璚英,又对朱骥道:“你随我进来吧,我还要问你一些事。”
“是,于大人!”
朱骥连忙应道。
……
到了家中正厅。
其他人都已退下。
只留下于谦夫妇,于璚英、朱骥、一旁侍应的刘妈妈和丫头小环。
于谦和董氏坐在主位。
于璚英和朱骥也都分别坐在两边。
朱骥半边屁股挨在椅子上,整个身体挺的笔直。
他本不愿坐的,奈何于侍郎只是一个眼神扫过来,他便不敢再多言一句。
不过,他如今虽坐着,但浑身都觉得不自在。断断续续将近来于康的事说了一遍,至于于康如何进的锦衣卫,又为何短短时间,从总旗升到副千户,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有些事,尽管他也有猜测,但的确不知内情,不能信口开河。
于谦听闻刘年的事,又听了于康如何破获瓦剌使团私运火器、禁器的案子,以及前些日子离京办差等许许多多的事,心里也不由得唏嘘短短一个半月,于康竟经历了这么多。
而且于谦心里明白,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一些事,恐怕私下并不止这些。
且康儿为何出征麓川,还是呈旨随军出征?
这些朱骥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之后,怕是得去一趟阁老府上,才能搞清楚。
正说着话,侍剑来报,说是有人登门拜访,身着便服,自称是兵部主事。
于谦一听,笑着对董氏道:“肯定是吴永清,也只有他才能在这个时候,不会有所顾忌,登门拜访。夫人,我去门口迎他。”
说完,起身往外去了。
朱骥忙起身,躬身一拜,只是脸上表情却有些怪异。
不多久,于谦和一身着青布袍,头戴四方平定巾的清瘦男子把手相持进了正厅。
“我就说是他吴永清,夫人,我果然没猜错。”
来人乃兵部主事吴宁,字永清。
吴宁忙行礼:“见过嫂夫人。”
吴宁和于谦本就是旧识,两家又住的近,于谦久在地方任事,京师家里,幸得吴宁多方照拂,是以两家走得近,吴宁家里夫人,也时常来于府走动。
董氏笑着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吴宁道:“我今日休沐,本就要来府上拜访,到了你家巷口,听见街坊议论,说是廷益兄回来了,只是赶的凑巧,并不是消息多灵通。”
“叔!”朱骥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目光皆看向他。
“尚德,你怎么在这里?”吴宁先是一愕,继而问道。
刚刚进来时,朱骥靠门站着,吴宁并没有注意到他,如今听到声音,他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朱骥,字尚德」
不等朱骥回答,吴宁又问于谦:“廷益兄,我这侄儿怎么会在你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