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两家亲?(合章)(第3页)

 于康知道父亲去信的事,但祖父同意,且已然将名字添进族谱的事,他却不知。 

 要知道,他只是养子,即便姓于,那也不是钱塘老家的

于。 

 父亲早有此意,奈何钱塘老家一直不愿。 

 此时母亲口中说出来,于康心中大乱。 

 不错,就是大乱。 

 这期间,有多大阻力,他岂能不知。 

 名字添进于家族谱,这是多大的事啊!以前于康从未敢想过。 

 父亲!他竟然一直瞒着没说。 

 不知不觉间,于康泪眼滂沱,这还是他来此,第一次哭。 

 董氏摸着于康的头:“哭什么?这是好事,以后谁也不能再说你是养子了。要是再有人嚼舌根,你就和他们大声说出来,你就是咱们于家子弟,是我和你父亲的孩子。” 

 董氏笑着为于康抹去泪水:“别哭了,现在都是从五品的副千户了,还是天子亲军,让人瞧见了你这副哭哭啼啼的样子,别人该怎么看你。” 

 “康儿,你真给母亲长脸。” 

 于康好不容易才止住哭泣,又有些不好意思。 

 董氏旧事重提:“咱们族里,你祖父这一脉本就人丁不旺。所以,开枝散叶的事,也确实是母亲的心愿。” 

 于康脸一垮,只能支支吾吾道:“母亲,这些都等到父亲出狱了再说吧,阁老已经安排妥当了,应该就在近几日。” 

 “真的?” 

 董氏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于康笑着道:“这次再不会有意外,父亲留京的事,也一并都会定下来,到时候,把祖父、祖母和二郎一起接回京师,咱们一家就真的团圆了。” 

 “好好……好……!只是不知道你祖父、祖母愿不愿意离开钱塘老家,来京师颐养天年。” 

 于康道:“母亲放心,此事交给我来办。” 

 …… 

 于康从母亲董氏屋里出来时,已经换好了千户新服。 

 母亲非要他当面穿上给她瞧。 

 于康不敢不听。 

 到门口时,听见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竟然偷听? 

 于康故意沉下脸,拿起架子,走出门外。 

 此时,于璚英正和朱骥对面站立。小环则牵着小婵的手,站在一边。 

 刘妈妈见于康出来,忙又回到房间。 

 “你说说你,怎么就来的这么不是时候,还乱说话,这下大哥挨母亲训,你满意了吧?等着大哥给你穿小鞋吧!” 

 朱骥脑袋都快杵到胸口上了,不敢回一句,硬生生被于璚英教训。 

 “小叔叔……!”小婵可顾不了那么多,立即松开小环的手,迈着小短腿,扑了过来。 

 于康一把抱起,托在肩上。咧着嘴走到于璚英跟前,一把拎起她的小耳朵。 

 “哎呀……!大哥,你做什么,疼死啦……!” 

 朱骥连忙抬头:“大人……!” 

 “闭嘴!”于康双眉倒竖,这两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 

 小婵小手捂着小耳朵,“小叔叔,你好吵!快放开小姑姑。” 

 小婵求情,于康手稍微一松,于璚英立即挣脱开来,又弹开几步,捂着耳朵。 

 于康没好气道:“你倒是狐假虎威起来了,朱骥年长你几岁,又有官身,你怎么能如此待他?” 

 “大人,不妨事的……!”朱骥连忙摇头。 

 于康一记眼神扫过来,朱骥连忙闭口纳言。 

 “以后叫朱大哥。”于康对于璚英道。 

 “哦……!”于璚英撇着小嘴,满不服气的样子。 

 于康将小婵放下,蹲下身子对小婵说道:“小叔叔还有事要出门去忙,你跟着小姑姑去奶奶那里好不好。” 

 小婵乖巧的点头。 

 “你……!”于康瞅向于璚英,冷眉相对。 

 于璚英一翻白眼,牵起小婵的手:“跟小姑姑走,咱们不理他。” 

 …… 

 于康边走边问朱骥:“镇抚大人没说什么事?” 

 朱骥摇头,“镇抚大人只说让大人您尽快回衙门,到了衙门立即去见他。” 

 于康一把揽过朱骥的肩膀,又踢了他一脚。 

 “什么大人?还是叫于大哥顺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