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两家亲?(合章)(第2页)
加之他又在陛下那里露过
几面,陛下对他观感不错。
多方巧合,这次外出办差中规中矩,没犯什么错,这才捡了漏。
好不容易说服董氏信了,于康总算松了一口气。
董氏也终于面色好转,让他起来说话。
于康本以为事情已经揭过,正打算辞别母亲,回北镇抚司。
哪知董氏却话锋一转,问道:“你昨夜为何没回来,难道真的去外面荒唐了?”
“母亲可别冤枉我,现下父亲系狱,母亲您又卧病在榻,我哪里敢起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昨天本来是要回来的,但是领了密差未办完,等办完了夜已经深了,街上宵禁,就随便找了个地方歇了。”
于康把刘年的事隐去不说,母亲身体刚刚好转,不能平添负担。
董氏皱着眉问:“真的?”
“孩儿哪里敢欺瞒母亲。”
“那刚刚那个丫头是怎么回事?还有刘老爷子那一番开枝散叶、添丁的话,又是说的谁?”
于康一脸尴尬,支支吾吾道:“母亲,此事说来话长,要不等我回来……再和您细说?”
董氏道:“看来那丫头真是你的孩子,她母亲呢?”
于康大汗淋漓,苦着脸问道:“母亲可还记得,孩儿年岁几何?”
董氏脱口而出:“二十一了。”
“那母亲觉得,以我的年纪能生出近六岁的孩子么?”
董氏一愣。
民间十四五岁有孩子也不是没有,但极少,于康更是不可能了。
董氏心里却奇怪,自己一时脑子没转过来,刘诚老爷子怎么也平白误会我孩儿?
不过,董氏想起刘芣苢柔柔弱弱,乖巧的模样,心里是欢喜的。
出身名门,虽比康儿年长一些,却越看越觉得合适。
刘诚老爷子近日不止一次谈起,话里话外有结亲的意愿,这个当口,于家当家人还在狱中,能说出愿意结亲的话,定然不是随便说说。
但这件事也正因为于家当家人不在,也没问过于康的意思,她一直借口拖延。
董氏既不能应下,更不愿一口回绝。
如今被祖孙俩误会,董氏顾不得其他,对于康说道:“康儿,我问你,刘家那姑娘,你觉得如何?”
于康愈发哭笑不得:“母亲,您怎么也提这个,刘家姐姐当然好,可是……!”
于康一脸为难。
“你不喜欢?哎!既如此,此事母亲去说,只是人家祖孙这月余,一直为了我的身体忙里忙外,如今刚刚好转,实在有过河拆桥之嫌。不过……哎……罢了,这个恶人也只能母亲来做。”
于康好奇道:“老爷子怎么会瞧上我?以前我都没见过老爷子,怎么这一登门,就谈及结亲了?我看刘家姐姐可没有这意思。倒像是老爷子一厢情愿,逼着刘家姐姐。”
董氏道:“老爷子说了,受神人指点。刘家姑娘身体弱,和你结亲,那姑娘才能长命百岁,此事老爷子倒也没隐瞒。”
“神人?母亲,这您也信?”
“不管是不是托词,总归不是不怀好意,况且我见到那姑娘,也喜欢得紧。”说到此处,董氏似才想起:“你父亲说,你和杨家那丫头走得近,你杨伯父和你父亲也曾谈过两家结亲的事,你莫不是喜欢那个丫头?那丫头惯喜欢舞刀弄枪,咱们家虽不在乎这个,但我总觉得……哎……”
董氏哀叹过后,却没再继续往下说。
于康想起之前小妹也提过这事儿,突然打了个寒颤。
心里暗忖:「好嘛!父亲钟意那个疯丫头,母亲中意柳姐姐,他们倒是先于此事上,不是一条心。」
“母亲,您和爹没应下杨伯父吧?”
董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只是聊过几句,你把母亲当成什么人了?要是应了你杨伯父,老爷子刚一提起。我就回绝了。不对……”
董氏耷拉着眼皮睨他:“怎么?你还想两家都结亲?”
于康忙摇头,苦笑道:“母亲,您说什么呢?我就是觉得都不合适。而且,孩儿如今正值拼搏的年纪,晚些成亲也好。”
“这和成亲有何关系?你又不走科举一途,况且你年纪也不小了。是早该给家里开枝散叶了,去岁你父亲就已经去信,让你祖父将你的名字添进族谱了。冕儿年节回来,说是你祖父已经将你的名字加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