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长乐坦白身份(第3页)

 她仔细观察,发现铃舌暗藏的磁针正指向《推背图》第四十五象。“所以你要我看着武周代唐?”长乐问道,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和不安。她深知武周代唐这一预言意味着大唐江山将面临巨大的变革,而自己身处其中,不知该如何面对。

 赢挚却微笑着,那笑容温暖而坚定,仿佛能驱散长乐心中的阴霾。他轻轻将银铃系在长乐腰间,温柔地说:“我要你看着文明如江河,纵有改道,终究东流。”就在铃铛轻响时,暗格里滑出半卷《女则》,书页间夹着武德四年洛阳的梧桐叶。这一切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仿佛在预示着某种未知而神秘的命运,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们笼罩其中。

 五更鸡鸣,天边泛起了一丝曙光,黑暗逐渐被光明驱散,新的一天即将在希望中开启。赢挚站起身来,神情庄重地将青铜齿轮嵌入太医署铜人。随着齿轮的咬合,一阵轻微而有节奏的机械运转声响起,仿佛是古老的时光齿轮开始重新转动。

 三百尊铜人同时缓缓抬手,在晨光的映照下,那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场神圣的仪式。渐渐地,它们拼出了完整的《贞观政要》。长乐惊讶地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震撼与敬佩。她从未想过,这些看似冰冷的铜人竟能以如此奇妙的方式展现出伟大的着作。

 更让她惊讶的是,她发现铜人指尖的星图,竟是未来百年的科举考题纲要。这一发现让她对赢挚所守护的文明传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她意识到,赢挚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守护过去的典籍,更是在为未来的文明发展铺就道路,为大唐的学子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文明不在庙堂,在蒙童诵读的《千字文》里,在老农哼唱的《豳风》中。”赢挚说着,眼神中透露出对文明本质的深刻理解。他轻轻地把最后一枚玉简碾成粉末,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手中握着的是文明的希望。然后,他将粉末轻轻撒向太医署药圃。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昆仑紫草遇墨简尘竟开出墨色花朵。那墨色的花朵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娇艳,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墨色花朵宛如文明传承的象征,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独特的魅力,给人带来无尽的希望与憧憬。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地窖时,程咬金大大咧咧地走了进来。他本是来找赢挚商议农事,却撞见了神情有些恍惚的长乐。程咬金看到长乐的神情,又注意到她与赢挚量天尺上“贞观八年”的磨损痕相映,不禁摸着络腮胡嘟囔:“这劳什子文明,倒比老程的陌刀还沉。”说罢,他将新铸的犁头重重顿在地上,那巨大的声响在窖内回荡,惊起满院衔着紫草籽的报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