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喝药(第3页)
“好你个元宝!“她作势要拧他耳朵,“说好下学再玩。“
“巧巧姐饶命!“元宝嬉笑着躲到二旺身后,“是晏先生让我们出来找写'秋'的诗句。“他举起片枫叶,“你看,这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
余巧巧望着枫叶上细密的纹路,忽然想起韩清越马鞭上挂着的铜铃。那铃铛随着马蹄声渐行渐远,此刻怕是已过了青石桥。
晨雾未散,元宝挎着布包蹦过田埂。青布鞋底沾着露水,他突然刹住脚步:“巧巧姐!“
余巧巧正与康婶清点树苗,闻言转身。小少年眉头拧成疙瘩:“晏先生是不是病得厉害?我瞧见郎中爷爷总往后院去。“
“嘘——“余巧巧食指抵唇,弯腰凑近他耳畔,“你先生要强得很,这话可别让二旺他们听见。“
元宝眨巴着眼,忽地挺直腰板:“我省得!连晏陌迟都不告诉!“他学着大人模样拍胸脯,布包里的竹简哗啦作响。
康婶望着小身影蹦进晨雾,轻叹:“晏先生这几日。“
“新配的药方见效慢些。“余巧巧摩挲着手中册子,粗麻封皮上“农桑纪要“四字墨迹未干。韩清越的字迹如他本人,遒劲中透着精细。
土地庙檐角铜铃叮咚,晏陌迟扶着斑驳门框喘息。晨光漏进窗棂,照见案头砚台里半干的血丝。他抓过抹布匆匆擦拭,指尖在《千字文》上洇出暗痕。
“人之初——“元宝清亮的诵读声撞进庙堂。晏陌迟猛咳两声,苍白的脸泛起病态潮红:“今日。咳咳。习'天地玄黄'。“
孩童们埋首描红时,他攥住桌沿的手背青筋暴起。冷汗浸透青衫,恍惚间听见元宝惊呼:“先生!您的笔。“
狼毫坠地,溅起朱砂点点。晏陌迟踉跄退后,广袖扫落砚台:“散学。“话音未落,人已闪出庙门。
村西老槐树下,晏陌迟扶着树干呕出血沫。枯叶在脚下碎裂,他盯着掌心猩红苦笑——这副残躯,终究撑不到看她功成那日。
“先生!“元宝捧着陶罐追来,“巧巧姐让送的参汤。“
晏陌迟拭去唇角血渍,接过温热的陶罐。参香混着当归苦味,恰似那日她跪在药铺前求来的方子。小少年仰着脸,瞳仁映出他摇摇欲坠的身影。
“告诉巧巧姐。“他咽下腥甜,“就说我。“
“先生说汤太淡!“元宝突然抢话,眼神闪烁如受惊的鹿,“我这就去添盐!“说罢转身狂奔,布包里的竹简散落一地。
余巧巧立在檐下翻看册子,韩清越的批注令她眸色愈亮。康婶端着药盅过来:“小韩这后生当真了得,连漠北沙地改良的法子都想得出。“
“何止。“余巧巧指尖划过“梯田蓄水“四字,“他竟想到用竹筒引山泉。“
话音被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元宝喘着气扑进门:“先生、先生他。“瞥见案头染血的帕子,余巧巧手中书册“啪“地落地。
暮色染红窗纸时,晏陌迟在药香中醒来。余巧巧倚着床柱打盹,发间木簪歪斜,手中还攥着半卷《齐民要术》。他伸手欲替她披衣,却扯动胸口气脉,咳得满室震颤。
“别动。“余巧巧惊醒,将药碗递到他唇边,“韩清越从南疆寻来雪灵芝。“
“何必。“晏陌迟偏头避开药匙,“我这身子。“
“闭嘴,喝药!“余巧巧突然摔了药匙,“当年你说要亲眼见我重整山河,如今梯田未成,频婆酒未酿,你敢。“
瓷片溅上裙摆,晏陌迟望着她泛红的眼眶,忽然想起十岁那年的雪夜。小乞儿攥着半块冻硬的馍馍,眼睛也是这般亮得灼人。
“我喝。“他夺过药碗一饮而尽,苦得眉心紧蹙,“总得。总得等到你给元宝他们盖起书院。“
更漏声声,韩清越的马蹄踏碎月色。他拎着酒坛翻进后院,却见晏陌迟伏案疾书,烛光将清癯身影投在窗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