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恶报显苦主何如(第2页)

 堂官左右为难,审聋哑之人他也干过不少,但审疯子和死人,实在没有经验。

 “大人,你看这?”

 堂下的主犯实在让人无从下手,只能向宦官请示。

 “我只负责传令,其余事情,自由开封府决断。”

 堂官无可奈何,想了一阵,干脆按照官家的意思来。

 “先将曾家爪牙各杖四十,并曾家人一同罚没家产,流康州。”

 好巧不巧,是康王赵构的封地。

 从另一个层面看,也可戏称为“给范先生的礼物”。

 判决已下,又下令广发主犯曾国海的海捕文书。

 宦官面带笑意,他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

 “大人,既然案子已经审结,当务之急是要去查封曾家财物,并捉拿家眷,免得夜长梦多。”

 这才是他今天的首要任务——揽财。

 朝廷不成文之规定,但凡收归国库之财物,大致为二八分利。

 朝廷得二成,下面分八成。

 官家不知,应奉局、明金局以及宣和二年撤销的造作局均是如此。

 搜罗社会千万财富,奉上只有一成而已。

 但今日,赵佶也做一回大股东,抄没曾家财产,他要九成入内帑。

 皇城司对曾家的调查十分清楚,连他家在何处有几条狗都写得明明白白。

 不过在抓捕其家眷时,却发现曾国江那位悍妻及幼子并不在场。

 一问之下,才知是早先出门去了,然而在城中搜索了半日,也不见人。

 开封府捕役断定,曾国海与大嫂私通,生了幼子。

 眼见情势不对,只回家带走了大嫂与亲儿子。

 不得不说,这一家人,感情也实在太好。

 “怪不得曾国江总在家中说不上话,经常被婆娘指摘,还不让同睡,原以为是娶了悍妻,却不料是养了个弟媳!”

 “唉~兄弟好比手足,同穿一衣不违常理。”

 昔日光鲜的曾家,如今沦为街坊笑柄。

 小叔子与大嫂苟合产子,遇难私奔的消息不胫而走,居然比曾家被查封流放的消息传得更快。

 宦官领了命令来,自然不敢懈怠,每处查抄必定亲自监督。

 小物件他瞧不过来,大东西一件也不能放过。

 “这块奇石甚是符合官家心意,打上记号,晚些送到华阳宫垫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