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恶报显苦主何如
赵佶自然知晓范希文的本事。
他近日特地找赵构问得清楚,听说范希文脑中的点子颇多,都如煤球生意一样,并不起眼。
李师师其实还是有些自豪的,随后认下一个小瘸子做弟弟,没想到却是捡了一个宝。
要论地位,确实有很多商人比范希文高,但无人能有范希文出彩。
“主人如此信任他,是那小子的福气。”
赵构对范希文的敌视与戒备也小了不少,认定那厮是一个看重钱财的货,不过在挣钱一事上颇为君子。
不想曾家那几个畜生。
想到此处,赵佶又问门外。
“那些个拦路的混账,安排如何处理?”
“回官家,已传讯开封府,拿人问罪,罚没家产。”
不知会判个杖毙还是流刑?
但大宋法制实践重视证据,许多被典卖的人,基本已经失去了痕迹。
根本拿不出证据来指认曾家兄弟,只能说他们运气好。
要是有电子手段,这三个孽畜必受凌迟之刑。
开封府内,曾国海已经没了报案的心思。
曾家已经是被厌弃的对象,或许回去后,就将面临无数的围追堵截。
说不定明天一早,汴京城再无他曾家三兄弟的踪影。
念及此处,曾国海抓紧时间,撤了诉状往回赶去。
传令宦官后脚进了府衙,知府大人为兼任只有在职官员接口谕。
“官家口谕,汴京西城曾国江、曾国海、曾国涛三人,假意出借钱财,实则骗钱害命,视大宋律法于无物,胆大包天,罪不容赦。
着开封府即可查办此事,严惩宵小,还汴京和煦。”
能以小民之身得天子亲自下令者,曾氏三人首屈一指。
一众官吏无不惊异,方才走的那拨人竟然是官家钦点的恶人,早知如此不如接下那状告杀人的案子,正好拖住。
“大人稍待,那曾国江二人才出府衙不久,我等这便去捉来。”
当即命捕役出衙去追。
闫家庆知曾国江等人,与范希文手下掌柜恩怨,上赶着一同出了门,又命人前往范宅报讯。
但捕役终究晚了一步,赶到曾家院子时,只拿了喽啰二三十,并痴傻的曾国江、硬邦邦的曾国涛。
曾国海已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