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雄狮与子两厌之(第3页)

 这一刻,他居然有些瞧不起这位皇帝,燕京归宋,实际上不过是人家金国的施舍罢了。

 说好的两军共击辽国,但宋军节节败退,到了清点战功之际,又要腆着脸去求别人分一杯羹。

 若是按照以前的习惯,赵构也定然是心中欢喜。

 他自我审查一番,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脱离了范希文所说“蠢人”的思维框架,并且隐约间觉得此事还蕴含危机。

 不过不敢说。

 “你作为皇室子弟,如今晋了康王,又娶了王妃,还要这般胡闹。”

 赵佶始终语气和善,应该是得益于如今取得的成就,长时间在自我安慰和他人恭维中,心情畅快。

 “尔将赵氏江山置于何地?将朕置于何地?!”

 这两句话,赵佶语气陡然一变,已经成了严厉斥责。

 赵构心头一颤,双腿习惯性地弯曲,最终艰难保持站立,这一次他鬼使神差地没有跪下。

 “出去走了一遭,连秉性都改了?”

 面对父亲的质问和嘲弄,赵构只觉无力,这种地位的悬殊和辈分的碾压,他承受了十多年。

 莫说当今官家,就是太子哥哥来了,他也只有伏地做小的份。

 “孩儿只是想去父亲昔年封地瞧瞧,也体验一番蜀地的民风。”

 赵佶感觉先前的好心情都已不再,眼前这个儿子真是越看越不顺眼,忍不住再斥责。

 “朕看你就是顽劣惯了,从来是不务正业,以至于得了汴京纨绔王爷的名声。

 嘴上说得好听,不过是去蜀地拈花惹草。

 听说还遇到个不入流的瘸子,又想从他身上再学些歪门邪道来为祸江山嘛?”

 这是赵佶愠怒之下的妄言,但在赵构听来如同当堂审判,就要下跪明志,却被一道声音解救。

 “父亲切莫动气,康王不过是年纪尚小,贪玩一些罢了。孩儿这里有孝心奉上,或可以宽慰父亲。”

 赵佶缓和了许多,还是太子赵桓有孝心,和自己长得也极像,有此一子,后继有望。

 “滚吧!”

 赵构在一声毫不客气的逐客令中黯然退场,兄长说得对,既然是康王了,就是大宋臣子而不应该是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