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雄狮与子两厌之(第2页)

 文德殿作为宋朝皇帝上下朝休息之所,原本应该装饰得稍微简单一些。

 但架不住宋朝有钱,且文风鼎盛,因此多置了无数高端的物件。

 若是范希文在此,估计一件也叫不出名字来,也不知该如何形容,唯余“卧槽”二字。

 但殿内的其他东西都可称之为俗物,唯有书画尽得臣下褒赞。

 原因无他,此间书画基本都是历代官家真迹,其中多数是当今官家墨宝。

 拍马屁倒还在其次,教主道君皇帝的文化造诣确实很高,当然,墙角一副蔡太师的字也是极好的。

 若范希文在此估计还得惊呼一声“卧槽”,但绝非惊艳下的感慨。

 “孩儿赵构拜见父亲,恭请圣安。”

 还没来得及看清殿内的情况,赵构纳头便拜。

 “朕在此......”

 一个略微狭长的声音在大殿一角响起。

 赵构这才抬眼去看,正中位置附近一个人也没有,反而在殿角有一个瘦削的身影,穿了一身红色丝袍,身边只站了两位宦官。

 “平身吧。”

 赵构起身,不敢近前去。

 这位父亲是一国之主君,是天下人共父,赵佶。

 但也正因为如此,很难做赵构的父亲。

 “你可去见到了,遂宁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赵构脑海中没来由浮现出范希文的样貌来。

 “回父亲,遂宁有趣,有生机,民生安定。”

 赵佶沉默了许久,他还在欣赏墙上的字,是太祖墨宝,誊抄的《周礼》节选。

 “我太宗一脉子嗣难继,坊间传言是因太宗得位不正所致。”

 赵构不敢接话,这种妄议祖宗的言论,他断无资格说出半个字。

 赵佶继续道:“但当下金人已将燕京归还,或许十六州不久也能在诸公努力之下重回大宋,自石敬瑭卖国之后,太宗一脉终于能全此江山基石。”

 赵佶转过身来,长相算是清秀,一副典型的文人面孔,只是眼袋有些重,眼圈不是黑的,些微泛红。

 “朕原以为你们兄弟不少,是因为摆脱了民间的诅咒,何曾想过是上天眷顾,轮到朕来还天下太平。”

 赵构也收到燕京等地归宋的消息,只不过听说都是空城。

 按范希文的说法,民为水,失了民众的江山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