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羊头山下,周彻自抵此后,攻山就未曾停过。 

 攻坚之战,和野战大有不同。 

 野战,可凭军队战力之强、士气之盛强推。 

 哪怕关乎国家存亡之战,也可能决胜于一鼓之间。 

 但攻坚不同,哪怕对手战力不如你、士气不如你、军队数量不如你,但他们只要凭坚而守,就能拖你一些时日。 

 如羊角山这等地势,称不上雄峻于天下,但延军一二,还是问题不大的。 

 抵达后,周彻第一时间组织敢战锐士,企图借一鼓之锐瞬间破坚。 

 羊头山上,雷石滚木取之不尽,赤延陀严防死守,将精锐挡回。 

 退回当晚,又尝试夜袭,再度以失败告终。 

 几次试探,周彻对山上守将得到一个结论:是不是很能打不清楚,但足够稳。 

 张梓之战,朝廷留守部队完全被动,被吃掉只是时间问题;来援之军受地势和主帅限制,支援力量并不强劲。 

 可以说,直到周彻大纛下城前的那一刻,主动还掌握在韩雄手里。 

 此处,主动权全在周彻手中。 

 敌军守将很清楚这个道理,也知道自己胳膊不如周彻粗,所以蒙头死守。 

 很聪明,也是最为正确的应对之法。 

 于是,周彻、朱龙乃至全军上下,都得到一个共识:稳扎稳打。 

 所谓稳扎稳打的攻坚,无非掘地道、堆土山、造器械、缓进慢推互相消耗。 

 挖地道是不可能的,山体表面是浮土,下面是顽石——等你挖穿过去,大夏皇帝都换好几轮了。 

 堆土山差不多意思,你要堆和山一样高的工事? 

 所以,只剩造器械这一条路。 

 好在周围木石管够,最先抵达这里的丁斐已经带着百姓砍了不少木,并起了两架砲。 

 此前砲打呼延贺兰,用的就是丁斐的砲车。 

 这种砲车又被称之为单梢砲,由砲柱、砲梢、砲窠、砲石、砲索组成。 

 首先,在平地立起一根砲柱,砲柱顶端架设砲梢,在砲梢一端安装砲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