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剑阁孤臣泣血时(第2页)

 

\"末将不知!\"姜维猛地站起,却在看见士兵颈间的羌族银饰时顿住。那是阿莱娜亲手打造的图腾,此刻正随着士兵的挣扎晃出细碎的银光。他突然指着士兵怒吼:\"定是轲比能的细作!将军请看,此人身带鲜卑图腾!\"

 

钟会闻言挥挥手,士兵被拖出帐外。姜维坐下时,掌心已沁出冷汗——他认出那士兵是阿莱娜的族弟,此刻颈间银饰的晃动频率,正是羌族密语中的\"三日\"。三日之后,必有变数。

 

深夜,姜维被引入临时营房。路过辎重营时,他借着月光看见粮车上盖着的毡布——边角处露出的不是谷粒,而是黑黢黢的火药陶罐。他握紧拳头,指节抵在掌心的老茧上——那是常年握剑留下的印记,此刻却像在提醒他,什么叫\"忍辱负重\"。

 

第三折 阴平道上埋忠骨

 

邓艾的死讯传来时,姜维正在教钟会的亲卫调试连弩。那名亲卫的手指被弩机划破,血珠滴在\"克复中原\"的刻纹上,宛如某种不祥的预兆。\"邓艾父子被囚入槛车。\"钟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伯约可知,这是为何?\"

 

姜维转身,看见钟会手中把玩着邓艾的兵符。铜制的符节上还沾着泥渍,显然刚从阴平道送来。他弯腰捡起地上的弩箭,指尖抚过箭杆上的蜀锦缠纹:\"邓艾偷渡阴平,功高震主,将军难道不知?\"

 

钟会突然大笑,声如洪钟:\"伯约果然通透!来人,备酒!今日要与伯约痛饮!\"

 

酒过三巡,钟会的眼神逐渐迷离,手指却紧紧攥着酒杯:\"当年在洛阳,人人都说我钟士季有吞吐八荒之志...如今手握二十万大军,却要屈居司马昭之下...\"

 

姜维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面上却做出惶恐之色:\"将军醉了。\"

\"醉?\"钟会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我要效仿韩信,背水一战!伯约,你曾是诸葛亮的弟子,可知如何才能...成就大事?\"他的眼中闪过疯狂的光,酒液顺着胡须滴在姜维手背,烫得人发疼。

 

姜维任他抓着,任由冷汗浸透中衣。帐外传来更夫打三更的梆子声,他数着声响,直到第十三声时,钟会终于松开手。\"末将愚钝,只知顺天应人。\"他低头避开对方灼灼的目光,却在袖中捏紧了阿莱娜派人送来的密信——洮水上游的羌族部落,已备好三万斤火油。

 

次日清晨,姜维以\"熟悉陇西地形\"为由,请求率旧部为先锋。钟会拍着他的肩膀大笑:\"伯约果然识时务!待事成之后,陇右五郡,尽归你管!\"他赐下的酒盏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姜维却在接酒时故意手抖,酒液泼在地上,竟滋滋冒着青烟。

 

第四折 剑阁烽火照肝胆

 

剑阁的秋风卷着硝烟,将钟会的帅旗吹得猎猎作响。姜维勒住缰绳,望着关楼上\"魏\"字大旗,心中泛起苦涩。六年前,他曾在此处用连弩击退郭淮十万大军,如今却要以降将身份重踏故土。

 

\"报!\"斥候策马而来,\"前方发现蜀军残部!\"

 

姜维手按剑柄,却见前方山路上走来一群衣不蔽体的士兵,领头的竟是霍弋的副将陈寿。那人看见他时,眼中闪过惊喜,却在触及他身后的魏军旗号时骤然暗淡。\"末将...参见魏将。\"陈寿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沫。

 

姜维翻身下马,解下披风披在陈寿肩头。布料摩擦间,他迅速将一张纸条塞进对方掌心:\"今夜三更,烽火台见。\"陈寿的瞳孔猛地收缩,却很快垂下头,任由魏军将他带走。

 

是夜,姜维以\"巡查岗哨\"为名,独自登上烽火台。月光下,陈寿的身影从暗处走出,手中紧攥着半块武侯祠的残瓦。\"将军,陛下在洛阳为安乐公...\"他的声音哽咽,\"霍将军的遗孤被卖到邺城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