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第2页)

 新窑口占地空间不大,可烧制的瓷器容量增加了,相当於是每一个瓷器上面均摊的税银少了。

 瓷商们现在凭借这种瓷窑可以迅速增加自己每一窑的产量,还不增加税银。

 这种情况下,瓷商哪里敢说借给刘蔚,恨不得连人带物全部送给刘蔚。

 他们很多人并不是全年只做陶瓷一个行当,也有些耕田来保证温饱。

 暂时停工一个月其实没什么,而且这些瓷窑工人从县令那边肯定能偷学到不少本事。

 县令只拿出一个瓷窑图纸就已经让他们获益匪浅了。

 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烧瓷经验,他们甚至有可能把汝州同行按在地上走。

 老烟头恨不得贴钱去刘蔚那边学习:“县令大人,我带的瓷工都做事踏实而且手很稳。

 他们做出来的陶瓷样式更加古典,您要不要去我那边看看他们的作品?”

 钱胖子也说道:“县令大人,您只管借人,我这边帮您调整其他方面的事情。”

 谢文修和刘蔚接受了瓷商的好意,从钱胖子和老烟头那边各借了一部分人。

 刘蔚本来就打算等青白瓷在长安扬名之后就把配方在昌南县内公开,现在先让这些人大概学习一下。

 刘蔚不会把从陶瓷系统里拿到的东西藏着掖着,他是县令,有责任让整个县都过得更好。

 如果想让陶瓷业成为昌南的支柱产业,他就必须让大家都能看到赚钱的希望。

 青白瓷如果能够在长安爆火,并且得到天子的认可。

 那么青白瓷在全国范围内都会有销路,不愁卖不出去。

 刘蔚跟瓷商们借了很多瓷工和工具和原材料,这些都敲定之后,刘蔚把青白瓷的配方拿给了白珪。


 当初劝说白琨为刘蔚效力,白琨提出唯一的条件是带上白珪。

 老夫人后来发现白珪很擅长商业经营,还专门帮刘蔚积累白珪的经商经验。

 白珪接过青白瓷的配方,仔细端详道:“公子,放心交给我!我一定在两周内给你烧出来青白瓷。”

 两周里烧出合格的青白瓷,再两周把烧制出的青白瓷送到长安。

 时间紧迫,不容耽误。

 安排好陶瓷的事情后,刘蔚等人回到衙门开始数现在凑够的秋税到底有多少。

 他们把茶商们送来的铜钱及银子堆在一起开始数。

 “这一贯铜钱居然少了两文!”有桑愤怒地边数边说。

 “这一贯多了两文,”刘蔚接话道,“你把这两贯钱的绳子重新穿一下。”

 有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数钱也是这么痛苦的一种行为。

 一贯又一贯的挨个细数,深深的绝望出现在有桑脸上:“少爷,这些钱还是不够,还差何很多呢!”

 刘蔚看着账本上根本填不满的秋税,也感觉心累了。

 “你之前说你是指望陶瓷做出来之后上面减免税银是吗?”谢文修用折扇一节一节扣着桌子道。

 “对的,但是我担心到时候上面虽然觉得这瓷器很好,达不到龙颜大悦减免税收的程度。”刘蔚边数钱边回应道。

 谢文修又用折扇敲了一下桌子,沈着道:“那就让他们不得不减免秋税。”

 那一句话就像是衙门里惊堂木一样啪的一声拍在刘蔚和有桑的脑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