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第 7 章

 这两天时间里,瓷商们一口气建了十几座瓷窑。

 老烟头也建了两个窑口,一个自己留着,一个送给县令。

 那天去饭馆的都是陶瓷行里的老夥计,清楚这种瓷窑的优势是远比之前的老式窑口要好很多的。

 他们之中的那个砌窑匠也说了这个瓷窑基本上不可能会出问题。

 几个人一拍板就下定决心马上把这套图纸搞出来,老烟头也先建了两个。

 毕竟瓷窑大不了可以毁了修改成其他窑口,可如果能够成功,这个窑口的利润就不可预期了。

 老烟头听说刘蔚过来看看这些窑口的具体情况,一点也不慌张。

 这些窑口离得不算远,他们这些瓷商带着刘蔚几人很快就逛完了这十几个窑口。

 刘蔚看着建造好的鸭蛋一样的窑口,明白自己应该进入下一步了。

 如果说青瓷是高雅,青白瓷就是温润。青瓷如绿叶,青白瓷如美玉。

 现在最让他急迫的是秋税问题,虽然有茶农支付了一部分,但是距离完全缴纳秋税还有一些差距。

 他寄希望於秋税的减免,可减免的决定性因素就是青白瓷能不能被烧制成功。

 “我现在急需烧制一批瓷器,这些瓷器容不得一丝闪失。”刘蔚正色说道,“你们可有信得过的人手?”

 “大人,我们这边的瓷工很多!如果您不嫌弃可以让我来!”老烟头听到这话连忙说道。

 这泼天的富贵终於轮到我了吗?老烟头暗自激动着。

 昌南的瓷窑工人一般是雇佣制的,经常由老师傅带着在不同的窑口做工。

 这些瓷窑工人主要分为两个帮派,一个是老烟头带领的,一个是钱胖子带领的。

 老烟头这边大多是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傅,更偏向於传统款式。

 钱胖子那边大多比较会做流行款式,更喜欢在传统中规中矩的风格上增加个人特色。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瓷商会优先考虑钱胖子那边的瓷工,而后才找老烟头。

 老烟头酸溜溜地想着,不就是会几个新款式,那些瓷工的手不稳到拉胚都拉不好。

 刘蔚过来窑口也是为了跟这些瓷商借人借装备。

 他现在要在一个月内把青白瓷烧出来一批送去长安,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钱胖子不甘示弱地说道:“得了吧,县令可是来自长安!什么老旧款式没见过,肯定是想烧制一些新鲜的款式给家人。”

 老烟头抽了一口旱烟,不说话了。

 “我可能要借用一个月的人手和烧制工具。”刘蔚说道。

 钱胖子身边的瓷商笑道:“大人,您的每一个窑口都配备了比较基础的工具。人手这个您更是只管借就行。”

 为了感谢刘蔚肯把这种瓷窑图纸分享出来,他们专门给刘蔚窑口里配烧窑的制具。

 他们是商人,但不是那种不知道感恩的人。

 传统手艺传男不传女的本质是——防止自己人的看家本事被流传出去。

 就凭平焰窑这个更加经济的特点,他们就是给刘蔚多建十几个窑口都抵不过这个收益。

 官府针对瓷商的税款是按照窑洞大小一窑一窑计算的,但是老瓷窑的烧成率低,空间利用率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