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466章 布局未来(第3页)
老天爷传授了我们太多新事物,此前没有这些,但凡能沾上边的人才我们都天南海北地去找来。
但是往后的科技会越来越复杂,已经不是靠有上苍传授我们就能学会的了,天下再大今后也找不出我们需要的人才,人才只能我们自己去培养。
我大明以往的官学都是经史子集圣贤经典,还有礼乐诗书、田亩丈量、谷仓容算、税收。
可却没有将探究万物穷其理,追溯万物之本源的格物列入正统官学。
即便有,也仅限于钦天监的天文观测和太医院的岐黄之术,再有就是农学和工造,可相较文学,用功实在太少。
可实则格物和百工之道才是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根源。
世人皆以求官入仕为目的,格物反倒成了放任自流于民间的末流,甚至不加以衡量轻重也被称之为奇技淫巧。
能让我华夏强盛的大道就这么被荒废了下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世人皆知了天幕那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科研院肩负了天下人的众望,不仅要接好上苍交给我等的科技,更要光大此道。
分科分类之后,我大明科研院就要扩张,在科研一道不分大小门类地极大扩张,更要依据学科和门类在全天下建立科研官学。
今后经史子集学得再好,背诵地再滚瓜烂熟也做不了官,当官也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
要做到这一点,今后就得靠你们这群我大明最顶尖的科研人才去着书立说了,为科研官学打下基础,要让学子们都知道学什么才能蔚为国用。
当然你们都已经有资格给天下学子当先生了,自然也不好再称学子。
博士、助教古来有之,但还不够,其下还可依学术高低再分等级。
所以今后你们的品级和俸禄也得靠辩论决出一个高低了,但也别有压力,你们都是我科研院第一批学子,都立下了不世功勋,品级自然不会是新入学的学子可比。”
话音落下,众人看着为大明长远计的宋礼不由得再添敬意。
便有学子起身举杯敬酒,紧接着就是所有人一块起身举杯。
宋礼满上杯中酒:“诸君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