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改革开放成果(第2页)
推动国家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入到国际分工,最终实现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
这就是改革与开放结合的路线。
以深圳为例,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除开最初几年的基础建设发展,到基础建设完善并且开放势头已成规模。
再从1985年到1990年计算的五年时间,深圳工业产值猛增了足足十倍,平均年增长率高达百分之50。
与深圳同期开放的珠海,五年间工业产值也猛增了10.5倍。
厦门城市规模较小,工业基础也不够,五年时间也增长了1.97倍。
汕头则因为远离珠三角经济圈稍有劣势,不过工业总产值也增长了近两倍。
随着开放的深入,经济特区也确实发挥着试点和带头的作用。
曾经让人们谈虎色变的资本主义,现在也在国家的开放政策下,已经由谨慎观望到小心尝试,再到大胆下海了。
甚至于人民教师、国企工人、乃至于个别国家干部都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下投身商海。
这就是市场经济赋予的无比积极性。
大量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活跃在中国的各行各业,海外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到来,也促进了各类新产业的兴起。
衍生出来的海量工作岗位,激发出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无与伦比的发展潜力。
庞大的体量赋予了中国有足够力量,在不久的未来发展出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全品类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腾飞。
从1952年到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gdp从679亿元增长到3679亿元,26年间增长了约4.4倍,年均增长率约为6.1%。
而改革开放逐渐推行之后,从1978 到2000年,中国gdp从3679亿元增长到亿元,22年间猛增长了约26.9倍,年均增长率达9.5%。
这样的发展速度实则还没有完全发挥出中国应有的经济潜力。
因为1978年虽然改革开始,但到1987年时,国家才明确了个人可以申请成为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