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改革开放(五)(第2页)
包干到户与集体化生产队最大的区别,就是农民可以有自己的剩余了。
农民终于可以再一次实现多劳多得的生产环境,被压制已久的生产积极性迎来堪比分田分地的巨大反弹。
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就达到了13.3万斤。
而1955年至1970年,小岗村粮食年均产量仅约8300斤,至于更近时间的数据则没有详细记录。
包干到户的效果非凡,逐渐带起全国兴起大包干。
但是思想纠正不是那么快就能扭转过来的,有些人还在观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直到1980年,确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他肯定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打破了多年来把双包行为等同于分田单干、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到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有了中央正式下达指示,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迅速推行全国,到1984年,全国百分之九十三的农户就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000多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318.74公斤。
1984年达到800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392公斤。
六年间提升两个千亿级台阶,涨幅达到足足百分之三十三,从此以后中国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中国人民真正摆脱了普遍受饿的困境。】
看着后世百姓终于能真的吃饱穿暖了,古人们不禁感慨世事艰难,想要摸索出一条从未有前人做过的路,要承受的挫折实在太多。
身处近代的人,还在革命中艰难抗争的人,看着这一幕更是心头涌起万千思绪。
“49年建国,建国后没有了阶级剥削,没有了内战动乱,本以为百姓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百姓才终于能吃饱饭了。”
“不幸有动荡,又万幸革命不是建国以后就完事了,还有那么多人实事求是,敢于质疑不合理,敢于不计个人得失去抗争,这才是革命真正要传递给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