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盐场查案!大明官营盐场的最后一个灶户!(第2页)
随着天色渐渐暗下,盐场的工人在监工点名宣布下工后,先后散去。
盐场数里外,刘家村。
劳累一天的老刘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破旧的小院。
他孤身一人坐在灶台前,烧开一小锅热水,往里面抓了一把大米,同时把在路上顺道取的一把野菜丢进锅中一起熬煮,最后小心翼翼的在瓦罐中捏出一点食盐洒在锅中。
小院外。
温体仁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出现。
他抬眼看去,眼前这个破旧的小院整体由砖石建造,虽然历经时间和风雨,但是可以想象到当年这小院也是极为漂亮。
眨呀!
温体仁轻轻推开破旧的房门。
缓步走入院中。
他一眼就看到刘老汉孤身一人蹲在堂屋门口,捧着一只破旧的瓦碗,小口的喝着一碗稀粥。
“谁啊?”听到大门发出声音的刘老汉咽下滚烫的米粥,抬头看去。
一个人影安静的站在院子中。
“后生?你怎么来了?”刘老汉看到来人,赶忙把手中的瓦碗放在一旁的小凳子上。
“老先生,我来看看你。”温体仁迈步上前。
“还没吃饭吧?老汉煮了碗薄粥,你凑合一口吧。”
刘老汉说着,转身走向灶台,摸出一只稍微新一些的瓦碗把锅中最后一点菜粥盛起来小心翼翼的端到温体仁面前。
“后生,挨饿的滋味可不好受,快吃吧。”
温体仁沉默着没有说话,看着眼前的薄粥,在官场中练出的磐石之心疯狂颤动着。
不知不觉间,他眼底出现丝丝雾气。
“后生,你不是落难吗,若是不嫌弃,可在我家中住下。”
吃过薄粥后,刘老汉拉着温体仁的手,坐在堂屋中。
“老先生,实话告诉您,我今日对你说谎了,我非落难之人,我乃皇帝派来广东查案的官员,进入盐场做事是为查明一些情况。”
温体仁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身份。
“草民见过老爷。”刘老汉说着,就赶忙跪地准备磕头。
“老先生不必如此!快起来!”
温体仁一把扶起刘老汉。。
刘老汉起来后,看着眼前的温体仁眼神有些恍惚。
“老先生,我今晚前来是有些问题想请教您,不知您可愿意相告?”
“你问吧,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据我所知,香山官营盐场是有许多灶户的,为何现在盐场干活的全部都是募集的工人?”
“灶户?呵呵···多少年了,没想到今日还有人记得灶户。”
刘老汉自嘲的说着,继续开口道:“现在的刘家村就是当年大明洪武爷设立的灶户村之一,村中鼎盛时有盐丁三千七百人,历经多年后,现在的刘家村剩下的多是些老弱病残,整个村子人丁不过百余人,等刘家村消亡后,大明国再无灶户之民。”
温体仁听到这,顿时愣住。
他十分清楚的记得,在广东布政司给朝廷发去的户籍信息中,广东全省还有灶户三千八百九十七户,盐丁近万人。
“老先生,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今日我们工作的盐场每年产盐如此庞大,为何广州府的食盐价格如此之高?”
“呵呵,官人有所不知,从隆庆朝开始,广东地区的官老爷就开始官官相护,他们用盐引为饵,吸引灶户中的富者去贩盐,听说许多灶户都因为贩盐而发财,后来盐丁中有许多人对官老爷的做法不满,持大诰去京城告状,最终那些去京城的人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