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圣天子青衣散人

第295章 红利时代之生产力(一)(第3页)

 

余世军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口说道:"快请!"朝中根正苗红的老派几乎全部退出了实权位子,他这个总督也干不了几年时间了。结交新派官员让自己退休,甚至于子孙的人脉好过一些,是有必要的。

 

钱安来到总督衙门外,对在一旁等待许久的郑志光行了一礼,开口说道:"郑大人。大人,请您进去。"郑志光淡淡的行了一礼,开口说道:"有劳钱先生了。"帝国中央职权司法化以来,各级衙役基本上也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正式编制,钱安原本的职务是华江省总督府师爷,这个职位大多数已经入编,钱安没有这个兴趣,所以自降身份成为余世军的通讯员。

 

郑志光进入总督府衙门之后,对余世军行礼说道:" 下官参见总督大人。"余世军开口说道:"志光兄,不必多礼,远道而来,有何贵干?"

 

郑志光从手中的公文包中拿出了一份文件,开口说道:"这是下官传递过来的门档还请总督大人过目。"

 

于世军是老派官员,目前就朝中的局势发展来说,很难再往上爬。华江省矿物资源在帝国各省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几个基地华江肯定是能分到一个,至于具体落户哪个县,他这个华江省总督能做的也不多,并且能具体落户到哪个县,实际上对他这个总督影响不是太大。新政学的玩意儿,他学不明白,日后很难再进一步充其量是在退休之前调到京城的某个部里,任个虚职,告老还乡。

 

华江省下面各县的知县几乎全部都是新派官员,背后也有复杂的关系网,能够争取落户的事就看他们背后的发力了自己。这个总督说实话,能够起到的作用相当的有限。

 

不过,余世军出于对郑志光的尊重,还是接过了他递过来的落户申请及规划。

 

新派官员都知道几大基地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统筹生产和建设,也是将基地的建设进行人口,物质及资源的调配统合。说白了就是这几大基地城市的建设,一方面加强帝国生产力和相关物资的调配,另一方面通过几大基地的生产建设和物资调配,促活本地经济发展。

 

华江省作为老牌农业省在帝国传统概念中属于中规中矩,论生产能力不及江南论,战略地位不及西宁。但是几大基地征设中,无论别的华江省肯定是能分到一个名额,分到一个之后,通过基地建设为契机,促进本省经济发展。如果搞得好在余世军任剩余任期内搞出成绩,余世军上升一步不是没有可能。

 

郑志光的这份关于,大宋帝国东泉产业集中基地的规划建设,不同于其他人呈上来的,一方面是因为在其他人电话中是以基地建设为核心,整个省的基地只是顺动带动而来,而郑志光的这一份则是以全省的布局发展才下了东泉这颗棋,第二步就是因为郑志光是专业技术人员出身,比其他人更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