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招待宴
韩桂兰见徐望之把着朱予焕的手腕闭目养神的模样,终于忍不住道:“徐娘子,刚刚看了那么久,现在又一直把脉,到底是有什么病灶啊?”
朱予焕见她面露焦急之色,宽慰道:“放心吧,近来我不过是有些上火,多喝水、注重休息便是,她是太久没有诊脉,处于谨慎起见才这般郑重其事。”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徐望之已经啧了一声,道:“正诊脉呢,不要乱动。”
旁边的宫人被徐望之的言行举止吓得一愣一愣的,都僵在原地不敢说话。
韩桂兰虽然习惯了徐望之同朱予焕没大没小的样子,但考虑到如今朱予焕的身份非同小可,还是开口道:“徐娘子,陛下到底是陛下……”
徐望之松开朱予焕的手腕,又扒开朱予焕的眼皮看了看,道:“我知道,这不是还在看诊吗?等一会儿有别人在的时候,我保证循规蹈矩,不会让别人抓住话柄,更不会给咱们的陛下添乱。”
朱予焕有些好笑,对韩桂兰道:“听到了吧?徐娘子自有分寸的。”
“是。”
这下反倒是徐望之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就是随口一说,你可别放在心上。”
朱予焕摆摆手,道:“我现在正缺一个能和我这么说话的人,省得成日里闷沉沉的。”
“脉象沉稳有力,舌苔有些重,问题不大,不过是该注意调理身体了。”徐望之用帕子擦了擦额前的汗,“对了,云南沐家又托我再送东西入京,还有务农寺的工匠们又将蒸汽机改进了一下,工匠们用浸过油的麻绳来裹紧部件衔接的地方,里面的气比之前排得更干净了,他们怎么说来着……气缸里面的杂音变小了。反正到时候你听他们介绍吧,这次有几个工匠跟着一起回来,他们可比我懂这个。”
朱予焕顿感欣慰,道:“我就知道他们可以的……”
徐望之对这些没什么兴趣,只是兴致勃勃地说道:“我一路上听说京城可热闹了,听说抓了不少王振的党羽,还有各地官员入京拜见你,我还听说有人胆敢谋反,本以为河南会大乱,结果听路上别的商队提起,说是洛阳都没什么动静,官兵一出动,伊王府的护卫就全部乖乖投降、束手就擒了,连伊王也不例外。”
朱予焕面露笑意,道:“看来消息还算是灵通啊。”
这才是她要的效果,尤其是伊王的事情,能让那些藩王们长点眼色。
伊王这种货色都敢背后议论她的皇位,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如岷王朱楩等人,和朱棣一个辈分,尚且在人世。
虽然这些人在法理血缘上要远一些,但自诩是男人,又有朱棣这个藩王造反的成功案例在,难免有人觉得自己可以和朱棣一样“靖难”。
朱予焕不怕他们,只是不想因为这种小事分心,浪费自己的精力。
徐望之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只是道:“安罕他们可是很为你高兴的,说是他们跟着陛下,也是与有荣焉。”
朱予焕被她的话逗笑,随后道:“什么与有荣焉,不过是顺手罢了。”
她心中还惦记着改土归流的事情,正好如今召集各处三司官员入京朝见述职,云南的官员自然也不例外,朱予焕当然要好好询问云南的近况,顺便提拔筛选一部分人往贵州等地继续推进改土归流。
“对了,孩子呢?”
朱予焕回过神,道:“宫人带着他们两个在偏殿玩。”说罢,她示意宫人将两个小家伙带来。
如今朱见深走路也利落不少,两个孩子都是喜欢跑跳的年纪,保母一左一右牵着他们进来,都是蹦蹦跳跳的兴奋模样。
“母亲!母亲!”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朱予焕和这两个孩子的关系要亲近不少,像是枝头的小鸟一般,叽叽喳喳地喊着朱予焕“母亲”。
朱予焕打过交道的孩子不在少数,对于小孩的脾性一清二楚,加上朱淑元和朱见深都是不记事的年纪,宫人们也都十分自觉,无人提起朱祁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