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缓缓解

伊王原本就没什么实力,朱祁钰和王骥出师有名,又有洛阳的百姓“积极配合”,两三日就完成了针对伊王的审讯。

说到底,伊王也不过是过个嘴瘾,还真没有什么“谋反”的迹象。

但谁让他管不住嘴,更不用说他在洛阳当地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在了解到朱颙炔的累累罪行之后,朱祁钰更不打算放过他,暗中写奏本交给朱予焕,希望他能够严惩伊王朱颙炔。

出乎意料的,朱予焕却只是让朱祁钰先将伊王一家全部押解回京,并未提及要如何处置伊王。

朱祁钰心中虽有疑惑,但朱予焕的处置一向不会让人失望,朱祁钰便按照她的吩咐,将伊王及其家眷乃至旁支也一并带回京城,以便宗人府进一步的审问。

比起处理伊王,朱予焕明显对朱祁钰和王骥更加重视一些。

朱予焕先是让宗人府去审查伊王,这才让人设宴款待从福建平叛回来的王骥。

王骥先前得知土木之败的消息,曾经上书请求朱予焕回京出击瓦剌,奈何京城与福建距离遥远,王骥的题本传上去的时候,朱予焕登基诏告天下,之后更是传出了朱祁镇的帝位被废除的消息,王骥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马去将自己请求回京的题本要回来。

他和王振确实有勾连,如今还在带兵平叛,要是朱予焕有个误会,只怕是要闯下大祸了。

好在朱祁钰的出现缓和了王骥的紧张心理,加上朱予焕又单独宣王骥入宫赴宴,可见对王骥的重视。

至少是肯定没有敌意的。

“臣拜见陛下。”王骥行大礼后道:“此次福建叛乱已经基本平定,又幸得陛下信赖,押解伊王回京,臣总算不辱使命。”

“起身吧。”朱予焕示意一旁的宫人扶着王骥起身,见他颤颤巍巍的模样,道:“王尚书此次平叛有功,何须大礼?”

王骥连忙道:“陛下于危难之际登基,又在大同击败瓦剌,臣却率兵在福建一带耽搁许久,未能及时回京援救,臣岂敢居功?恳请陛下降罪……”

朱予焕微微一笑,道:“王尚书为国平叛,何罪之有?若非王尚书安定后方,京城如何从南直隶调遣京营军官士兵征讨瓦剌?依朕看,王尚书有大功。”

王骥被她的话吓得心中一跳,急忙道:“陛下过誉了……”

朱祁镇的皇帝信用不怎么样,自然也就无人敢轻易相信如今同样是皇帝的朱予焕。

朱予焕并不在意,只是让人继续演奏宴乐。

王骥见皇帝面色如常,心中那块大石这才稍稍落地。

看样子皇帝是不打算追究什么了。

“王尚书。”

王骥又提起心来,应声道:“臣在。”

面上不显,王骥心中却又开始思考朱予焕此时此刻叫自己是不是还有别的用意。

想到刚才朱予焕提起自己年事已高,王骥不免猜测朱予焕是不是想要借此机会将自己手中的实权夺取。

尽管两人曾经一同征讨麓川,但王骥明显被朱祁镇当做了手下干将和心腹,甚至曾经负责监视过朱予焕在云南的一举一动。

朱予焕和朱祁镇的权力冲突更是肉眼可见,朱予焕想要将王骥一脚踢出去也是情理之中。

朱予焕微微一笑,道:“我看你心不在焉,想必是还在惦记国子监的差事,前些时候朕召见英国公等人,都说过他们的考量,还未听你有何意见。”

王骥未曾想到朱予焕提起的会是这件事,不由怔了片刻,随后立刻道:“臣确实有二三计策……”

王骥本以为朱予焕将他打发到国子监是要给他找个赋闲的差事,毕竟他、张辅和蒋贵都已年迈,将来在上战场未必能够取胜,反倒是有可能变成宋瑛、朱勇那样的下场,更不用说如今新旧交替,像他们这种立场不够明确的人,理应被踢出权力的中心。

朱予焕也就是看在胡濙年事已高,保不准什么时候便会驾鹤西归,又曾经为朱棣做过事,这才没有借着王振的“东风”顺手整治他。可皇帝立刻便提拔虞瑛等人担任侍郎,明显是要将胡濙手中的礼部尚书的权力慢慢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