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5章 番外二(第3页)

“陛下是好人,好人都是长命万岁的。”

柳氏说:“陛下的长生祠上月去了,这月还没去,等积善堂少些事情,咱们再一起去一趟。”

铁鸠:“一定要去。”

他们目送着龙舟走远。

永和十九年。

帝无亲子,织仪长公主之子曲景延,德行昭著,被册立为太子,年十五。

社稷有继承者,天下同喜。

铁鸠一家靠着县衙帮扶活下来,所以很关心国家大事,晚上多添了两个菜庆贺。

他儿L子好奇问:“爹,为什么陛下不成亲?”

柳氏嗔怪道:“一看你就没好好听你姑姑讲吧?陛下乃天人下凡,让我们过好日子的,天上的神仙都有规矩,哪里能随便成亲的?知道陛下为何老是身体不好吗,就是因为,老天想将他收回去。”

“咱们拜长生祠,就是想让陛下留下来。”

女儿L道:“陛下选的太子殿下,也一定很厉害。”

铁鸠乐呵呵说:“你们两个,努努力,到时候去京城,咱们就跟陛下挨得近了。”

永和二十年。

开海,海外琉国、边陲蛮族阻之,帝伐之。

次年,顺利开海,又二年,出海船归,珍宝满载。

铁鸠瞅准时机,让长大了的孩子照顾家里,自己和妹夫一起出海。

再回来的时候,他们一家又买下了隔壁的店铺,甚至孩子读书的钱也不用愁了。铁鸠认准一件事,跟着朝堂和陛下的脚步走,肯冒风险,就一定有收益。

永和二十五年。

铁鸠一家打算上京城了,寻求更好的夫子。

去京城之前,他们回了一趟老家的小茅屋,路过县衙的时候,看见特困补助的百姓在领粮食。

铁鸠过去看了一眼,发现这个时候的粮食,比他们那时候领的好了不少。

他问了一嘴,官差笑着解释:“通航、开海之后,大家生活越来越好,税收多了后,国库有钱了。陛下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才是当官的该做的。

铁鸠感叹道:“真好。

他们回家拜了先祖,就收拾好东西进京。

恰逢万寿节。

虽然陛下不过生辰,但是百姓们都记得,五月十号这一天,百姓们会自发庆祝起来。

边陲小族,万国来朝。

到了晚上更是比肩接踵,茶楼、酒肆灯火通明,傩戏摊子在路上表演。

京城的百姓,对陛下更加敬仰,更加爱重。

不冷不热的季节,怎么都舒服,老人小孩年轻人都有。

禁军巡逻,三五一队,百姓们并不害怕。

他们一家脸色红润润的挤在人群里,看着半大孩子举着风车自由跑过,穿着大胆的姑娘们站在舞鼓上旋转。

听着路过的外族人用蹩脚的大周官话问路、买东西、对他们露出羡慕的神色。

不知道怎么,一股自豪的情绪油然而生。

“你们也是大周人?

他们:“对,我们就是大周人。

外族:“大周真好,我们打算努力,定居在这里。

铁鸠的两个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从出生时,家中就没有饿到他们,往后的生活更是越来越好。

但是铁鸠这一辈、再往上一辈的人都知道。

其实以前大周没有这么好。

县衙不会主动筛选活不下去的特困人家,更没有开在各处的积善堂,也没有这么繁华的贸易、强大的军队和辽阔的疆土。

只是有一个人领着,以及很多人努力,把它变得这样好。

铁鸠:“你们两个真幸运,生在这个时候。

“爹,你也幸运,遇到了这个时候。

柳氏哈哈一笑,拉着他们三个,“走啦走啦,明天还得看看租房子呢,咱以后就在这边定下来了,得想法子做点生意……

“有这双手,有本事,总不会饿死!

他们说说笑笑着,在路边买了小吃。

身影隐没在人群中。

茶米油盐,平凡普通,逐渐富足。

是这二十多年来,无数人家的缩影。

盛世小民,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