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5章 番外二(第2页)

这都是他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是另一个世界。

明明在不久前,他们还在为明天吃什么而发愁。

妹妹说着说着哭了:“哥哥,我们好像不用死了。”她知道哥哥养她很辛苦,之前还想自己找个地方偷偷死掉,或者哥哥把她卖掉也好,换些银子,说不定他们都能活下来。

现在她没有被卖,他们兄妹也能活了。

铁鸠忍着没在妹妹面前哭。

“你要多帮堂里干些活儿L,咱不白吃。等你十二岁了,哥哥把你接出来,攒嫁妆,攒家底……”

从那以后。

铁鸠每天都有使不完的牛劲儿L,努力耕种,到月领补助粮食,盖房子、学着怎么磨豆腐、推着小车去买菜……

有县衙分担生活重担,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妹妹接了解说员的活儿L,隔三差五就能收到铜板,她自己留一些,再给哥哥一些。

兄妹两个一起努力,到了永和八年的时候,他们就脱离了需要县衙资助的水平。

铁鸠不用领特困粮食了,还娶了妻子。

他们想把妹妹从积善堂接出来一起住,妹妹却拒绝了,她想要通过积善堂的选拔考核,一层层往上走,走不动了,再回家。

铁鸠的妻子柳氏问:“小女娃也能考试?”

铁鸠道:“当然能,积善堂的夫子都一样教嘞!”

妹妹说:“我们考的是内廷女官,和县里的大人们不一样……不过朝堂上也有女官!教我们的夫子都说了,是个很厉害的人,叫张婵思,是陛下钦点的第一位女官。现在岭北到内陆通航两侧的地形图,就是她规划的呢。”

铁鸠和妻子听得似懂非懂。

内廷女官和朝廷官员有什么不一样,他们不知道,但是名字里都带个官他们是清楚的。

不管怎么样,都威风!

都有前例了,女子当官也不稀奇嘛,这样以后是不是男娃女娃一样教就行了?

永和十年。

他们家添了对龙凤胎,喜从天降。

不过养孩子压力也大,妹妹要去府衙考试了,他们一合计,索性将田地暂时租了出去,拿着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银钱,搬家北上,去了岭北和内陆的连接口。

据说这从开通到现在也才两年而已,却已经人来人往,繁华非常。

甚至还有北疆人在这里做生意!

天哪。

那深眼睛高鼻梁的人,看起来和他们好不一样,却都归属大周管辖,铁鸠看得可稀罕,感觉实在涨了见识。

巡逻的队伍一个时辰一趟,井然有序。

铁鸠先去了铁匠铺打了半年工,摸清楚行情后,找了租金便宜的地方开始卖炸豆腐干,腌菜等等,他们家口感好,又便宜,薄利多销,生意逐渐红火。

渐渐地,他们在这里挣够了钱,两个孩子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就返回了家乡。

永和十五年。

他们一家回到家乡后,在县城里买下一家小小的店铺,店铺后面有小院,就是他们的新家了。

妹妹遗憾没有过府衙的选拔,却靠着这些年习字和算数的本领,留在了县城的积善堂工作,照顾新来的小孩子。

她将自己在积善堂读过的书手抄了一份,给两个小娃启蒙。

同年。

永和帝巡游湘河,视察湘河堤坝,路过他们这里。

铁鸠一家直接将豆腐店关门一天,拖家带口的去了河道边缘,看着龙舟南下。

那是他们从出生到现在,见过最大的船之一。

两岸的百姓遥遥相呼,冲着龙舟招手,往河里扔各种各样的花朵。

龙舟最前面,站着个浅绯色的身影,距离太远,只有一小点,不知道是不是陛下。

他们也不管是不是,总归陛下是在船上的,嘴里大喊着:陛下万岁,陛下安康。

挤挤挨挨,还有县衙的人在维持秩序,防止人掉河里。

铁鸠拉着妻子,妹妹和两个孩子,去到岸边,带着他们给龙舟磕了个头。

他和妹妹对着两个孩子说:“没有陛下,就没有你们了,爹和姑姑都会饿死,死在田间地头,连掩埋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