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千章 感言

感谢陪伴《芳明1128》走到第一千个章节,见证方梦华从一个山大王海盗到引领工业革命的十年艰辛旅程。

 

首先需要回答评论区留言「礼貌问一下,单?嫁?」下关于「不生育如何权力延续」「无根浮萍」「江山传给亲戚归隐山林孤独终老」。

 

如果方梦华的历史定位是「明太祖」,那确实这里存在硬伤,因为作为一个家天下的帝王没有太子这个「国本」稳定对未来的人心,文武创业团队不敢跟你混。然而就算走了常规的称帝路线,难道历史地位还能高得过祖龙秦始皇?

 

但是要是格局打开一点,把她称为「现代之母」时,秦皇、汉武、唐宗、明祖这些旧帝王乃至西方所有的大帝都要自动矮上一头。

 

建立普及义务教育,千万受教育的新国民;建立立宪共和制度,创立选举与国会;建立现代医学、现代工业、现代财政;重构女性地位、重塑家庭结构与经济逻辑;让人民做自己的主人,让全民有思考能力、有未来选择权,这是什么?这是:人类文明再造者,而不是一个皇位传人或血脉延续的容器。

 

方梦华的历史地位不在于她坐上哪张龙椅,不在于她的孩子是否姓方、不姓岳也不姓赵。她所创建的明国、所启蒙的一代新国民、所点燃和扩散的文明火种,就是她对世界最伟大的孕育。

 

在未来的历史课本里,她的名字会印在《永乐宪诰》序言上,会出现在《现代科学初阶》的扉页中,会被一代代自小受新学启蒙的孩童,在「启明节」早晨敬上一束鲜花。那才是她永恒的「太子」,是真正的「千秋功业」。

 

因为这不是一场帝王式的征服扩张,而是一场国家体系级的再造工程,是「重塑世界」而非「征服世界」。

 

本书并非传统的穿越爽文,而是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当一个人拥有改变历史的力量时,会选择用机枪征服土地,还是用课本点燃人心?陈宇/慕容复与方梦华这两个角色,代表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是短视的掠夺者,依赖系统外挂,视世界为游戏;另一个是长远的建设者,用知识与制度重塑文明。他们的对比,不仅是个人命运的交锋,更是关于「力量」本质的哲学叩问。

 

如果你是一个宋朝1124年的npC,你愿意生活在澎湖岛还是舟山岛?其实答案已经明了。前一次博弈中,陈宇输在否定世界意义,方梦华赢在赋予世界意义。陈宇没有爱过这个世界,所以这个世界最后抛弃了他。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历史文(尤其系统文)主角正是陈宇/慕容复。

 

方梦华本质上是在完成一项比改朝换代更艰难的使命——将现代文明的基因植入中世纪土壤。这种选择的深刻性,远超绝大多数网文追求的「爽感」,它直指一个核心命题:暴力能夺取权力,但只有文明才能改造世界。

 

到故事的第十年,明国的火车、轮船、电力石化实验室已形成对蜀宋与金国的绝对代差碾压。许多读者留言:「直接用火车拉着大炮,轰平蜀宋和金国不就直接完结了?」这的确是爽文市场的经典套路:敌人跪拜,天下归一,占领即统治。然而,方梦华选择了「慢消化」——通过贸易渗透、文化输出、经济控制,逐步让蜀宋见证自己的无能、金国试图抄袭却越追越远的窒息。这不是「拖章节」或「水字数」,而是因为:快速统一的代价,是拖垮现代化转型。

 

如果传统剧本主角以自己当皇帝为目标,而不是寻求改变旧世界,占领一地直接沿用当地的管理体系就够了,治理基础方面,农业国可以通过士绅自治和包税制维持,而工业国则需要建立基层官僚体系、标准化教育和物流网络,每占领一地需投入10倍管理资源。社会改造方面,农业国可以沿用旧科举制,而工业国必须在新占州县推行扶贫和支教并承受当地人口和原有公民的经济和价值观撕裂。

 

方梦华不是典型的网文主角。她不靠机枪横扫,也不靠王霸之气收小弟。作为一个现代实业家,她带来的是「excel治国」的思维:每占一地,要算三年税收才能支撑治理;每推一项改革,要设十年过渡期和副案避免暴动;每救下一个村庄,她都在计算未来的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