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玄武湖畔
玄武湖西岸,金陵大学的校门刚刚打开,三三两两的学生踏着石板路走进校园。徐月娥裹着一件素色棉袍,手里捧着一卷《本草纲目》,脚步匆匆地往生物馆赶去。她是明州中学正榜第四名,如今已是金陵大学医科的二年级生,每日清晨都要先去实验室帮忙整理标本。
「徐师姐,今日要去后山采药么?”同窗花金斗(花荣之子)骑着一匹青鬃马,从她身边经过,笑着招呼。
徐月娥点点头:「嗯,李教授说后山的野菊开了,要去采些做标本。”她顿了顿,又道:「对了,汤思退说今日要去神机营找李营长,你们要不要一道?”
花金斗摇头:「我还要去文学院听天子讲《齐民要术》,改日吧。”
清晨六时,金陵大学的知新阁钟声响起,唤醒了西岸的学子。教学楼内,数学教授王士元一袭长袍,站在讲堂黑板前,粉笔飞舞,勾勒出一组微积分曲线图。讲堂内,百余名学生埋头记笔记,座中既有新式教育的明州中学毕业生,也有转型的旧秀才如王纶。王士元声音洪亮:「曲线下的面积,代表铁路的运力积累。尔等若能解此,便可助金陵-苏州铁路规划。」
隔壁讲堂,兼任生物学教授的天子方敏正在讲解耐盐稻米的杂交原理。她身着素雅青衫,手持一株稻穗,娓娓道来:「此稻耐盐三成,可增上海沿海垦荒产量。尔等需学会观察基因变异,方能助农桑兴盛。」学生们围着实验桌,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切片,笔记本上满是草图与数据。
阮良坐在前排,提问:「若用化学肥料辅助,是否可再增产?」方敏微笑:「好问题。此事可与石化实验室联系,试制氮肥。」
方敏手中又拿着一株新鲜的草药,向台下的学生们讲解药性。她身着素色褙子,发髻简单地挽起,唇角含笑,目光温和却透着睿智。
「此物名为‘黄精’,性平味甘,可补气养阴,但需注意,若与‘藜芦’同服,则会相克。”她的声音清亮,台下的学生们听得专注,有人低头疾书,有人微微皱眉思索。
下课铃响,学生们纷纷起身行礼,方敏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课堂,忽然在角落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她的配王,正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