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958章 荆益之安(第2页)

 

茶肆外,仆役低语:「士绅只知囤粮,哪管军士无食?听说杨大圣在荆南分田,连穷人都吃得上饭,这江陵,怕是守不住了。」

 

城东的军器作坊,烟尘弥漫,铁锤敲击声断续。岳飞下令在江陵设分局,试铸火绳枪管,支援三峡兵站,却因硝硫匮乏与铜铁不足,进展缓慢。工匠头子陈老四,双手满是烫伤,盯着一堆废铁,叹息不已。

 

「这火绳枪,说是仿明国火铳,」陈老四摇头,「可硝硫不纯,枪管炸膛,昨儿又伤了两个兄弟。岳太尉催得急,说伪齐与杨幺火器压境,可这活,怎干得下去?」

 

徒弟小六低声道:「师傅,听说明国的火炮一发平山,铁路半月运兵两万。咱这火绳枪就算成了,怕也挡不住。城里士绅还来闹,说铸火器是『坏纲常』,不如投杨幺,听说他火器敞开用。」

 

陈老四瞪他一眼:「胡说!岳太尉在前头拼命,咱不铸枪,谁守荆州?」他拾起锤子,继续敲打铁坯,火光映照他的脸,却掩不住眼中的疲惫。作坊外,几名工匠收拾行囊,准备南下荆南,议论道:「杨幺分田免赋,火器管够,咱在这江陵,连饭都吃不饱,干啥还留?」

 

江陵府的南市,摊贩吆喝声微弱,买卖冷清。米价一斗四贯,药材贵如金,平民多面露饥色。卖布的张氏守着摊子,望着长江,叹道:「这江船少了,杨幺的水军堵着宜都,布帛卖不出去。听说明国的地界,女娃都能读书,真不知是啥光景。」

 

旁边的菜贩老李接口:「别信那些!伪明与杨幺是乱匪,岳太尉正剿他们。可听说岳太尉与明国的女主走得近,朝廷要治他罪。唉,咱小民只想吃饱饭,管他什么正统!」

 

市集边,一群流民围着个说书人,听他讲「蜀汉往事」。说书人声情并茂:「刘皇叔据荆州、汉中,关云长镇江陵,差点复兴汉室!如今蜀宋再次横跨荆益,岳太尉便是关云长再世,定能守住荆州!」流民听得热血沸腾,却有人低语:「蜀汉终究亡了,这江陵,怕也守不了多久……」

 

城外,岳飞亲率巡检,登上城头握拳,喃喃道:「荆州不倒,蜀宋犹存。然朝廷猜我,奈何!」

 

汉中的吴玠,正于仙人关修筑工事,准备迎战金军的下一轮火炮。远在成都的赵构,则在行在宫中翻阅秦桧的密奏,目光阴冷。

 

锦江秋水潺潺,成都府的行在宫阙笼罩在一片肃穆与微妙的喜悦中。仙人关大捷的捷报,昨夜自汉中快马传至,虽折损士卒四成,粮草几尽,仙人关屹立不倒,亡国危机暂化为安。今日朝会,群臣齐聚大殿,欲议战后方略,却也暗藏派系倾轧与权谋暗流。

 

成都蜀宋行在,自赵构西迁以来,忧患不绝。金人铁骑屡破三关,仙人关外一度兵溃将散;又闻襄郢之间,刘豫使霍明偏师直取汉阳,意图断岳家军防线羽翼。行在君臣,皆以亡国之兆逼近。

 

大殿内,龙椅上的赵构身着玄黄袍,面色半喜半忧,手中握着吴玠的奏疏,字迹苍劲,犹带硝烟。秦桧立于殿侧,目光如鹰,扫视群臣。实事派领袖赵鼎、军中派代表张俊与一众朝臣分列两侧,士绅出身的守旧派则低声议论,殿外秋风送来锦江的湿气,却难掩朝堂的火药味。

 

「吴玠忠勇可嘉,」赵构开口,声音低沉,「仙人关大捷,保我蜀宋江山,朕心甚慰。然汉中伤亡惨重,粮草断绝,金军与伪齐未退,诸卿有何良策?」

 

吴玠奏疏详述战况:汉中后勤崩溃,伤兵无药,硝硫匮乏,火绳枪难以量产,吴玠请朝廷速拨粮银与工匠。

 

赵鼎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仙人关虽大捷,然金人之炮、伪齐之铳,皆非刀盾可敌,臣请拨库银十万贯,征蜀中铁工,扩军器局于三峡与成都,量产火绳枪,助汉中与荆湖北路固守。另,岳鹏举在江陵稳军粮粮,可令其运粮北援汉中,解吴玠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