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第九二〇章 东海明珠
八年前,这里还是高丽治下的荒僻边陲;如今,它已是东海最繁荣的自治之岛。
济安州的市集刚刚开张,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街道两侧,砖木结构的商铺鳞次栉比,门前挂着统一的木牌——「济州商会认证」。米铺、布庄、铁器行、书肆,甚至新开的「舟山茶坊」,无不客流如织。
「老张,今年的新稻种试了没?」一个头戴斗笠的农夫蹲在粮店前,抓起一把谷粒搓了搓。
「试了!比旧种多收三成!」粮商咧嘴一笑,「农学堂那帮小子还真有点本事。」
不远处,一座青瓦白墙的建筑上挂着「济州农学堂」的匾额。院内,几名年轻学子正围着一台新式水车模型争论不休,而讲台上的老农师则笑呵呵地记录着他们的想法。
——这座岛上的农人,早已不再靠天吃饭。
西归浦的街景则更为新式。宽阔的石板路两侧,纺织厂的蒸汽机声隐约可闻,女工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腰间挂着工牌,手里攥着刚领的铜钱。街角的「济州公报栏」前挤满了人,今日的头条是:《明海商会开辟南洋新航线,济州棉布远销占城》
「听说以前的吕市长在台北又建了新港?」一个商人模样的男子低声问同伴。
「何止!硫磺鸟岛的硫酸工坊现在日产百桶,连大食商人都抢着要!」
两座城市风格迥异,却已浑然一体——济安州守旧而踏实,西归浦进取而繁华。而连接它们的,是一条可并行四辆马车的「济西大道」,道旁栽满樱花,每逢春日,落英如雪。
东部的草场上,马安国跨着一匹纯黑的阿拉伯马,缓缓巡视。十年前,这里只有零星野马;如今,济州军马场已驯养战马两万匹,不仅供给舟山海军,更远销高丽、倭国,甚至被大宋边军暗中采购。
「马将军!」一个耽罗少年策马奔来,马术娴熟如草原骑手,「星主请您去参加‘山神祭’!」
马安国微笑点头。自从李成仑与方梦华达成协议,耽罗部落的猎场与森林被完整保留,而作为回报,他们为济州培育最优秀的骑手与向导。
森林深处的村落里,木屋错落,炊烟袅袅。李成仑身着星辰纹祭服,手持骨杖,正在祭坛前吟唱古老的咒文。台下,不仅耽罗人肃立,许多济州移民也安静观望——这是岛上一年一度的盛事,象征自然与文明的和谐。
祭典结束后,老星主拉住马安国:「今年的《济州志》编好了吗?」
「编好了。」马安国从怀中取出一册书卷,「耽罗语和汉文对照,您要的‘森林药草录’也在里头。」
李成仑翻开书页,指尖抚过精细的绘图——每一株草药旁,都标注着汉名、耽罗名,以及效用。他抬头望向远处高耸的汉拿山,轻声道:「这座岛,终于活成了该有的样子。」
西归浦希望小学的钟声敲响,孩童们蜂拥而出。校门口的布告栏上贴着一张醒目的告示:
「济州官考招募——通晓农、工、商、医者,择优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