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亚平宁之火
1129年平安夜异端魔物净化仪式上那次火药爆燃,在场数十名教廷修士头发胡子全部燎光,包含三位主教与一名红衣主教。据说爆炸前最后一句可闻之语是「主啊,这火是祢的审判吗?还是牠的呢?」
自那夜起,「魔女之火」(igismalefica)的传说迅速传遍欧洲,从罗马到马赛,从伦巴底到科隆,人们开始怀疑这种能在一瞬毁灭神职、撕裂石墙的烈火,是撒旦的吐息,是异端的余烬。
保守派主张由来已久的神学传统,将一切异常现象——尤其是源自「东方」的可怕知识——视为异端与邪魔的工具。这派以英诺森二世为核心,其支持者多为中部意大利与法兰西神职人员与封建贵族。他们认为:火药爆燃是「异教女巫仪式未竟之地狱之门」;所有曾接触过明国武器残片的修士皆应隔离调查;教廷应立刻恢复信仰审问团,进行全面猎巫行动;
这派在民间有强烈支持,爆燃事件后,数十起自发猎巫焚烧事件在中欧与北意大利蔓延,有些地区甚至将染病女性视为火魔附体者。
与之对立者是由安那克勒图二世领导的改革派。他出生于罗马的犹太裔家族,博学且与中东有频繁接触。此派主张爆炸固然可怕,但其动能与效力也许可用于守护基督教世界;根据一些幸存修士记载,东方人称其为「火药」,并非魔法,而是某种炼金术反应;若是神所赐智慧,焚毁它即等同拒绝圣灵的启示;教廷应该召集博学修道士于修道院内秘密研究此物之本质与可用性。
此派得到部分米兰与下洛林新兴城市主教的支持,并获得一些与地中海贸易关系密切的贵族庇护。传说那场爆燃后,一位来自佛罗伦萨的修士甚至将残留的碎片偷偷带往克吕尼修道院进行封存与研究。
1130年春,教皇霍诺留二世气昏后一病不起,旧圣堂内已无宁静。
火之审判不仅将罗马圣地广场焚为焦炭,也烧穿了教廷的神圣外壳。主教团最终未能就继任人选达成共识,英诺森二世于拉特朗由保守派拥立登位,而同日,安那克勒图二世于圣母大殿秘密祝圣自立。
这场双教皇之争在形式上是家族与派系的延续,实则背后蕴含着教廷对未知世界的神学抉择:是将火视为地狱之口,进一步封闭神学体系?还是承认真理可能不止一源,开启信仰与知识的对话?
「魔女之火」不仅主导了大陆的信仰审判,也种下了欧洲对火药、知识与东方世界的复杂情结。而此刻,燃烧的不只是教堂,而是整个中世纪的心灵根基。
随着英诺森二世在罗马加冕为教皇,他的第一道诏令便是震撼基督教世界的《大猎巫令》(deagaeexpurgatiois)。该命令以「保护信徒免受异端与魔力侵蚀」为名,要求全欧各地主教区与修道院展开全面的魔女与异端清洗行动,将所有「与魔法火粉有关」、「曾接触爆燃术」或「使用过异常火器」的人等视为与恶魔同谋者。
主要条文要求各教区立刻通报过去一年内发生任何异常爆炸、火灾与器物自燃事件,并列举目击者及相关人员姓名。凡主动举报「火魔」相关人士者,可获得教会赦免一年苦修与忏悔义务;若罪证成立,获分其财产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