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王子同窗
就在这平静的午后,校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打破了秋日的宁静。一辆装饰简朴却雕工精致的牛车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位少年,约莫十二岁,身形修长,肤色如古铜,眉宇间带着高棉王室特有的沉静与威仪。他身着汉式青布长衫,腰间却系了一条细腻的丝绸腰带,隐隐透出吴哥王朝的繁复花纹。随行的仆人低声向门房说明来意,递上一封盖着松江府学司朱印的文书。
不多时,陶夫子亲自来到校门口,上下打量这位新来的少年。少年行了一个标准的汉式揖礼,开口道:「学生阇世安,家父经商于吴哥与泉州之间,蒙学司恩准,特来此求学。」他的官话流利,带着一丝高棉口音,语调却平稳得仿佛经过反复练习。
陶夫子翻看了文书,微微点头:「既是商贾子弟,又有学司举荐,便依例入学。今日先随我入班,明日再补齐课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少年腰间的丝带,似笑非笑地补充道:「吴哥风物,素来精巧,望你在学堂也能如此用心。」
午后课间,阇世安被陶夫子领进三年级教室。教室里原本喧闹的氛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向这位新同窗。努尔丁·赞吉(化名曾明丁)靠窗而坐,手中的毛笔停在半空,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位高棉少年。法蒂娘(法蒂玛·宾特·优素福)托着下巴,眼神中透着好奇。葛机先(卡西姆·贾扎里)则直接从座位上探出身子,低声对前排的伊蜜华(希琳·巴努·伊斯法哈尼)嘀咕:「又一个高棉人?苏黛姝这下有伴了!」
苏黛姝(苏摩孙达里·黛维)坐在靠门的位置,听到葛机先的话,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麻布裙摆,又抬头望向阇世安,目光中带着几分警惕与探究。作为班上唯一的高棉学生,她早已习惯了独自代表吴哥文化的角色,如今却突然多了一位同乡,且气度不凡,隐隐让她感到一丝压力。
陶夫子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这是新来的阇世安同学,来自吴哥,家父是泉州商贾,今后便是你们的同窗。曾明丁,你旁边的空位给他。」
努尔丁·赞吉连忙起身,挪开桌上的书册,笑着对阇世安点了点头。阇世安回以一个浅浅的微笑,坐下后从布包中取出笔墨纸砚,动作优雅而从容。他的砚台是黑檀木雕成的,边角镶着一圈细小的贝壳,散发着吴哥工艺的独特韵味。
法蒂娘第一个忍不住,侧身问道:「阇世安,你是吴哥哪里的?苏黛姝说她家在吴哥窟附近,你去过那儿吗?」
阇世安微微一怔,目光扫过苏黛姝,温和地答道:「我家在巴戎寺以北,吴哥窟自然去过。那里的石雕,讲的是我们祖先的故事。」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自豪,却又刻意收敛,仿佛不愿过多显露。
苏黛姝闻言,轻轻哼了一声,忍不住插话:「巴戎寺?那是王城里最神圣的地方,住在那儿的都不是普通人。」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你父亲真是做生意的?」
阇世安笑了笑,不直接回答,只道:「家父往来泉州,贩些香料和象牙,生意而已。」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却让苏黛姝皱了皱眉,显然对他的身份仍存疑虑。
葛机先却不管这些,热情地递上一块从宁波买来的麦芽糖:「别管他爹做什么,阇世安,尝尝这个!咱们这儿的东西,跟吴哥的肯定不一样!」
阇世安接过糖,礼貌地道谢,却并未立刻吃,而是小心地裹进手帕,放入袖中。这一举动让努尔丁暗暗留意:这个新同窗的举止,颇有王室子弟的谨慎与教养,与他自称的「商贾子弟」身份似乎有些不符。
下课后,学生们围着阇世安问东问西。法蒂娘兴致勃勃地拉着他看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阿拉伯文诗句与汉文翻译。伊蜜华则递上一本《鲁拜集》的抄本,试探地问他是否读过波斯诗。阇世安一一应对,谈吐得体,却始终保持着一种疏离的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