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泰国之始
城主由高棉亲王阇耶跋摩·室利跋摩监守,手下有老将因陀罗迦统领象军、女军统领因陀黛维·舒提卡拉卷土重来,城内仍有五千精兵,号称「高棉西门最后防线」。
但在华富里之败已削其士气,联军兵锋正盛。
段婆娑跋带来的大理火器部队,首次于泰地完整部署「三段火攻」战术:火铳连击;火箭纵焰;黑药焚城门。
芒迦罗命景栋与哈利奔猜水军断水路,阿迪查拉率部猛攻东城;帕那伽跋率南邦军与孟族老将利戈·曼都夺西关。
腊月初七,夜半天雷滚动,联军猛攻南门,一声巨响中,黑火药炸裂城门,掸军象阵蜂拥而入,因陀罗迦当场战死。女将因陀黛维奋战至断臂,终于被俘。
高棉亲王见大势已去,化装逃亡中被芒维阇尼所获。
至此,阿瑜陀耶陷落,湄南河流域完全归于新兴「大泰」联盟之下。
腊月十五日,大军入驻阿瑜陀耶南郊佛塔下,芒迦罗、阿迪查拉、段婆娑跋、帕拉·维帕坎与掸邦各部首领、南奔、景栋、永昌土司齐聚会盟。
段婆娑跋提议:「此役大成,不可分裂。傣、孟、掸、僰、汉等族皆有功,应立共主,建国有名,设法有章。」
芒迦罗推举召坎哈·苏瓦拉为「大泰王国之王」,自任「掸邦之父」与副王,尊清迈为「北都」、阿瑜陀耶为「南都」,采傣文、孟文双语书写政令,沿用大理律法修订本为暂行法典。
帕拉·维帕坎与阿南塔·维帕拉主导设立「摩诃上座佛会」,南北佛寺共议教规,统一宗教节日与寺产管理。
政制上,大泰王国采「多族共治、酋会选王、年度议政」体制:孟族、傣族各地保留本族自治;共设「国王会议」由各族推举三人入会,共商国策;中央设王府、内务府、军务府、贡使府,由傣人与孟人轮流主政;每三年遣使赴大理朝贡,名义上仍为「大理之藩」,实则完全自主。
大泰王国建立后,征调劳力修复华富里至阿瑜陀耶的商道、水渠与港埠,设「南港都护府」,向东可控高棉,向南通大明富国岛与三佛齐。
永昌高僧帕拉·维帕坎主持建立「华梵学院」,以傣语、孟语、汉语三语教学,培养未来文官。
傣人、孟人、掸人、缅人、华人、高棉人等杂居于阿瑜陀耶与素可泰,新兴的多民族市场形成。
段婆娑跋对芒迦罗低语:「五百年前,哈利奔猜开国之时,谁曾想有日南北诸族能携手并肩?今湄南定,西南诸国恐也该重算天下局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