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永昌出路(第2页)
维拉·巴图萨捏紧拳头,怒声道:「这分明是想夺我们傣人权柄!我族先祖开拓怒江水道,征服掸地,如今我们傣人户口几与僰人相当,他们反倒还想将我们当附庸使唤?」
帕拉·维帕坎双手合十,低声道:「王爷,佛说轮回之因,因果自生。当年大理建国,傣人只居边地,如今天时变换,沿江商旅皆由我土司调度,论实力,我等早非昔日之附庸……可惜,今之国师,乃汉人慕容复,行事阴诡,精通权谋,已夺王庭之心,若正面对抗,恐激起内战。」
「慕容复?」召坎哈·苏瓦拉冷哼一声,「我看那厮就是个会变戏法的汉人神棍,来历不明,说什么从北地来的国师,说不定是宋国细作。他懂我怒江?他懂我掸地?我傣人自有天命,何须仰赖他施舍?」
阿南塔·达摩拉抬头,小声补上一句:「启禀王爷,据说慕容复近月常与缅地僧人接触,还与那个仰光‘商贾总会’联盟勾连。他想在南地建立一种新制度,什么行府、什么共议院,表面分权,实则集中兵权、财权于王庭之手。」
帕拉·维帕坎点头道:「这就叫‘先赐爵,后夺实’,名义上封土司为协政使,实则永昌军政都要由中朝派人来主事。召坎哈·晓兰若成了驸马,那永昌府还算不算傣人祖业?」
召坎哈·苏瓦拉听至此,已是拍案而起。他目光如炬,声如虎啸:「我傣人不是蠢人!若让这些汉人轻易夺我怒江之权,来日我子孙皆为人婢仆。从今日起,召诸寨长、训诸兵卒,修寨墙、固水路,暗中统计可用之兵、可募之财。我不与王庭撕破脸,但也不能让慕容复那神棍把我永昌当他新都的后花园!」
维拉·巴图萨大笑道:「王爷放心,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傣勇三千在怒江两岸一字排开,谁来谁死!」
帕拉·维帕坎却冷静道:「王爷不可操之过急。我观那慕容复机关算尽,不会轻易挑衅,必定会以婚姻、爵位笼络。我等不妨先顺水推舟,暗中制衡,令他空有行府之名,无实政之权。」
召坎哈·苏瓦拉沉思片刻,颔首:「帕拉说得有理。我苏瓦拉不是要造反,而是要让整个大理看清:今日的永昌,不是洱海边上可以随便指派的僻壤!要迁都可以,要谈也可以,但我傣人要的是对等之席,而非俯首之恩。」
怒江之水滚滚东流,而永昌府内这场密议,却如藏锋利刃,暗中将整个南诏王朝的权力天平推向新的倾斜。
八月的永昌天气湿热,怒江雾气尚未散去,一行来自大理中朝的使节便已跨江入城。旌旗招展,黄底朱边的「国师行馆」旗幡飘扬在长风中,摆明了这不是一趟低调来访。
坐于主位的召坎哈·苏瓦拉眉头紧锁,他今日特意换上仪典礼袍迎接那位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翻手为云的国师慕容复,虽不愿低头,却也不得不防。旁侧依旧是帕拉·维帕坎、维拉·巴图萨与阿南塔·达摩拉,但今日他们神情格外凝重——因为随国师而来的,竟还有一位外宾:掸邦景栋土司绍帕芒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