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76章 失地存人(第2页)

 

「临潢府之战,不宜强攻。」蔑兀真汗亦沈声道,「鞑靼勇士,愿随成吉思皇帝西迁重建家国。」

 

议论声中,札合台忽然问道:「成吉思皇帝,西行之路,当以何为先?」

 

耶律大石沉默。

 

那一瞬,他忽然想起了那个被自己抛诸脑后已久的物事——去年,光明右使邓荣来高昌,曾奉明国方梦华之命送来一只锦囊。

 

邓荣笑言:「此囊,须至心死时开启。」

 

彼时的耶律大石,志气方锐,目光唯有故都,怎肯屑顾。

 

而今,败于金兵铁炮之下,群臣求去,家国梦碎,他终于在帐中,取出那枚陈旧的锦囊。

 

缓缓拆开。

 

锦囊中,只见一张洁白绢帛,绢上只书一字:「人」。

 

耶律大石怔怔而视。

 

「人」?

 

起初,他只觉得这是虚无之语,恍若讥笑。

 

但转念思之,心头却蓦然如雷霆炸裂——是了!

 

自己过往所思,尽在失地,失国,却忘了国之所系,不在地,不在城,不在旗帜,而在于——人!

 

若无族人,空有草原千里,又何以为国?

 

若无忠臣义士,纵得高昌百城,又能守几何年?

 

回想西迁之初,所携契丹宗族,不过数万;而蒙古、鞑靼、突厥、回鹘诸部,数量早已十倍于己。

 

将来国基不固,契丹人终将流没于诸族之中,成为历史的尘埃!

 

这一回,若东征空手而返,等于拱手让契丹灭族!

 

想到此,耶律大石猛然抬首,眼中光芒炯炯。

 

「传令!」他沉声道。

 

帐中诸人齐然起立,目光注视。

 

耶律大石缓缓道:「临潢府不可取,但北京路、西京路之间,尚有金人旗庄奴籍,契丹子弟,累万计!彼皆昔日我辽忠良之后,被金人打为奴隶,牛马不如。」

 

「今吾师虽不攻府城,然可扫荡旗庄,解放同胞!」

 

「救出一人,胜收一城;携来一族,便多一国之柱!」

 

乞颜部女萨满阿勒坛·忽兰赤足而立,身披白狐皮袍,举起手中铁杖,沙哑吟诵:「祖神在上,护我族人,兴我新国!」

 

蒙古勇士合儿察眼中燃起战意,高声呼应:「草原儿郎,誓不为奴!」

 

耶律撒八、耶律迪里、耶律突迭三人,皆为契丹宗室之后,当即叩首请命。

 

耶律大石点名道:「撒八、迪里、突迭,听令!各统一千精骑,分道出击,自中京大定府以、西京云中府以北,扫荡旗庄!凡见契丹族人,皆即收编;抵抗之金狗,格杀无赦!」

 

「阔阔出、阿勒坛,汝等萨满,为诸军祈福,安魂镇魄。」

 

「合儿察,札合台,分别联络蒙古、鞑靼诸部,征发战马辎重,护我西还大军!」

 

一声声令下,帐中众人齐齐俯首,大帐外夜风呼啸,火光如昼。

 

那一夜,耶律大石立于帐外,眺望远方。

 

他彷佛看见无数契丹儿郎在铁链下呻吟,骨骼在铁蹄下破碎。

 

也彷佛看见辽国旧臣、辽主宗族的子嗣,默默在黑暗中祈祷。

 

是啊,地可以失,国可以亡,但只要人还在,心还在,契丹之狼魂,便不灭!

 

「明国方梦华……」

 

耶律大石低声喃喃,「朕,记住了。」

 

他紧紧握拳,像是握住了未来。

 

西辽的星火,将在风沙之地,悄然燃起。

 

燕云以北,松林千里,寒风卷雪,天地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