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76章 失地存人

大漠黄沙,风卷如刀。

 

耶律大石披一袭黑貂裘,立于孤丘之上,俯瞰广袤无垠的草原。

 

远处,点点狼烟散灭,正是金国边军的烽火。

 

这一场东征,已持续数月。

 

汪古部、乌古迪烈部的牧民尽归旗下,蒙古合不勒汗、鞑靼蔑兀真汗亦列帜称臣。

 

耶律大石本以为,凭此连横之势,便可直指上京临潢府,光复祖宗之地。

 

然,现实如寒铁般冰冷。

 

金国虽新立未久,却以铁骑为骨,火器为翼。

 

「牛皮炮」、「三眼铳」、「重装马军」——这些凶猛而新式的军备,早已非故辽时的契丹骑士所能匹敌。

 

三月间,于潢水之滨一战,辽军破金斥候,初胜。

 

耶律大石躬自率契丹铁鹰军欲袭临潢。

 

未料金军重骑阵列如山,炮声震天,烟硝蔽日。

 

合不勒汗麾下蒙古骑兵见势不妙,率先抽身;蔑兀真汗麾下鞑靼轻骑亦不肯力战。

 

一场鏖战,契丹军折损千余人,伤亡者多为豪右子弟。

 

耶律大石知晓——契丹贵胄所余无多,每损一人,皆割心肉。

 

当夜,营帐内。

 

耶律大石静坐于榻上,听风声鸣鸣,心如荒原,渺无边际。

 

他的眼前,似又浮现出十余年前的梦境——

 

彼时,女真铁骑席卷辽东和上京,耶律延禧仓皇西逃,百官溃散。

 

他自燕京仓促西迁,誓言重建大辽,中兴契丹。

 

可如今,他真正看清了:金国新兴,气势如虹。自己这支流亡的辽国遗族,不过是风中残烛。蒙古、鞑靼等部族,表面恭顺,心中各自为战,皆是见风使舵之辈。「成吉思皇帝」之号,只是一张薄纸,撑不起翻天巨浪。

 

帐外,护卫耶律撒八低声禀道:「合不勒汗、蔑兀真汗请见。」

 

耶律大石轻轻一笑,声音低沉:「他们来了……不过是要讨论回师之事罢了。」

 

他撩袍而起,步出帐门。

 

夜空沉沉,孤星几点。

 

远处,蒙古和鞑靼的军帐间,已点起了商议撤军的烽火。

 

耶律大石负手而立,披风猎猎作响。

 

他终于明白——故土,已不可复得。

 

中兴大辽,仅是亡国之人的幻梦。

 

自此,他要为契丹人寻一处真正能立足之地。

 

不再寄梦燕云,不再倚赖临潢府的残壁。

 

西行!

 

向着高昌、回鹘、碎叶河,向着更远的大漠与西域。

 

那里,有千里草原,有可汗帐,有自由之地。

 

也许,不再是「辽」,但至少,是契丹最后的血脉。

 

翌日,大军起营,转向西南。

 

旗帜卷起黄尘,耶律大石回望东方,临潢府隐隐在天边烟云之中。

 

他长揖一礼,低声道:「祖宗,孩儿无能。此去西域,再筑家国!」

 

风沙掩去迹痕,草原重新归于沉寂。

 

而耶律大石,将以「西辽」之名,开创属于契丹人的新时代。

 

重云密布,夜色沉沉,大帐之内,灯火微摇。

 

蒙古合不勒汗、鞑靼蔑兀真汗、乞颜帖木儿汗、萨满阔阔出、女萨满阿勒坛·忽兰,以及勇士合儿察、贸易使札合台等人,早已在圆顶帐内围坐,低声商议。

 

耶律大石负手而立,听着众人各抒己见。

 

「还都无望。」合不勒汗粗声道,「草原已至生死之限,若不西行,恐遭金狗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