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68章 明州放榜

永乐十一年三月,明州风微,雨丝斜斜。

 

一列身穿灰布长衫、头束简巾的士人自海防街转入长庆坊——这里本是旧日的盐帮会馆,如今已改为「明州成人大考补习中心」。木门上新刷的红漆尚未干透,门联对句写着:「三年寒窗未负志,七日苦读犹追光。」

 

门内,一堂已坐满人。讲台上,一位女讲师身着新式教师制服,正书《明法纲要》于黑板,其字遒劲,语音清晰:「请诸位牢记,《大明宪诰》规定,选举权来自通识资格,而施政之理不再限于‘经义’与‘三纲五常’,而是……法理、政体、算学、文牍。」

 

堂下一片悄然,几位白须老秀才满脸通红,手中粗糙的笔杆早已磨平。有人小声咕哝:「今人不读《春秋》,竟能做官乎?」旁边一位年轻些的皂衣胡商子弟嗤笑:「读《春秋》治不了码头税,算不出商粮盈亏——你想入震旦,先过我这关吧。」

 

灯火通明的夜读室内,士子们一桌一灯,有人攻习《算术八题》,有人抄写《内阁答辩稿》范本。墙上贴着《震旦大学招生通告》:

 

【震旦大学——开天下之学】

 

本年开设:国政科、财政科、法律科、贸易科、建设科、史地科。

 

招收对象:

 

一、完成七年制义务教育者;

 

二、参加本届成人大考通识试者,经「偏榜」录取者可入读。

 

三、前宋科举秀才,须修满「新式通识三纲」——《宪制概论》、《明制礼典》、《算学与政用》

 

一位姓罗的老秀才轻声念道:「‘修满三纲’,说得轻巧,老朽五十有七,哪还记得‘直角三角形’是什么鬼物……」

 

身旁一位四十来岁、面容黝黑的胡商子弟拍了拍他的手:「罗老莫怕,我是回回人,从没读过孔孟,不也得从《声调与笔顺》读起?大明天朝开了这门,咱们就别做躺着骂娘的人了。」

 

钱玉坐在纸堆成山的筹办室中,看着方梦华手批下来的一封便笺:「前宋秀才未必无用,关键能否补足新识。请将成人甲榜中前五十名士子之卷送我一观。震旦之名,当不负震古烁今之志,亦要容得下愿学之人。」

 

他合上纸,对身旁的招生官说:「咱们上海的那批建筑工地胡商子弟,今年就靠震旦来收容了。至于那些还在写‘天命论’的老秀才——要不要成国之才,就看这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