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49章 陆宋形势(第2页)

 

陆宋岛,将何去何从,仍未可知。

 

陆宋岛北部滨海的一座庄园中,海风吹过蕉林与竹篱,卷起一丝闷热的潮气。堂上灯火微摇,书卷翻飞声中,陆贺捻须而坐,眼神幽幽地望着那幅挂在墙上的《滕王阁序》。图上街巷井然、钟楼高耸,画角声彷佛犹在耳畔。然而他知道,那早已是别人的洪州了。

 

「爹,范家那边近日又吞了三庄。」陆九思匆匆入堂,拱手抱拳,声音压得极低。

 

陆贺未答,手中茶盏轻轻一放,发出沉闷声响。他慢慢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处海面,微光闪动处,是他当年登岸之地。三十里一码头的旧策,如今虽保下了宗族不散、礼序犹存,但却也让每户流放者如割据一方的孤岛,各自为政,彼此不通。

 

「你说范家?」他冷笑一声,「我早知那范忠不是等闲之辈。他不是来开垦的,是来开国的。」

 

「可是爹,他比我们更早登岛,占了奎松湾这等要地,如今又修渠建兵,开书院、办律堂,连我们江右子弟都有许多私下入了他的学塾……」

 

「学塾?」陆贺霍然转身,盯着儿子,「他教授何书?」

 

陆九思迟疑一下:「是……明贼那边的学堂课本,还有新编《民议问答》、《三农图志》,说是金陵那边的新教材。」

 

陆贺眼中闪过一抹怒意,又按捺下来,叹道:「百年世道衰败,人心已非。此岛既无正朔,又无天子,谁能言治?不过是些草莽称雄、群雄逐鹿罢了。可若让范氏坐大,合岛诸庄,他日岛内称王,仍是他范氏的岛。那我们陆家呢?说好的陆宋岛呢?」

 

「我不甘!」陆九思低吼一声,眼中满是戾气,「金陵诬我父子为反,流放千里,如今我等仅守三百甲地,靠些奴仆、庄丁维持体面,而范忠那杀伐决断之人竟可树立威望,争当岛主?我不甘!」

 
陆贺沉吟良久,缓缓开口:「我等虽是罪族,然不忘大宋之法度。我陆家有书香,有宗谱,有礼序,有法理,此岛若真成国,当由我辈士族共议而立,岂容一范家专权独断?」

 

「爹,那我们……」

 

「召诸家子弟来议。」陆贺抬起头,眼神清冷如刀,「我们要起一场‘正统之议’。立宗主会盟,定岛中礼制章程,推长者为总首,每庄设代表,岛中大小之事共议共决。」

 

「我们不立王,但可立法。」

 

「我们不称帝,但要众宗族知晓:此岛有祖、有宗、有议会,有秩序,非他范氏一家之地。」

 

「至于金陵……」他声音渐低,口气却愈发坚定,「五十年后再来说吧。到那时,大明也得问问,岛上这群亡命者,是不是已经成了一个新的中华。」

 

那一夜,灯火通明至天明,陆家议堂内,众家庄主悄然云集。

 

吕宋岛南岸海风轻拂,奎松湾水波不兴,范家庄的红砖高墙内,晨钟甫响,号角随之。三千屯兵已列队于操场之上,身披藤甲,手执棍戟枪刀,左右列伍分明,军容整肃如山。范忠立于寨门楼台,俯视人潮,眼中无惧,眉间藏志。

 

这位从高雄败走、在吕宋重立家国的武夷山绿林好汉,如今已非昔日郁郁不得志的亡命将。他统领下的范家庄,粮足马壮,号令严明,已是全岛之中最具实力的霸主之一。